肝硬化患者如何健康飲食

2020-05-20作者:來源:中國食品報網(wǎng)責任編輯:食品界 字體A+AA-

原標題:肝硬化患者如何健康飲食

什么是肝硬化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醫(yī)院院長蘇智軍介紹,肝臟是最大的消化器官,是人體的“化工廠”。肝硬化是指由于多種病因使肝臟反復受到破壞,引起肝細胞的廣泛變性、壞死,增生的纖維組織代替正常肝細胞,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不斷地產(chǎn)生,使肝臟無法正常工作,從而產(chǎn)生多種嚴重的并發(fā)癥。因此患者在日常飲食和運動方面也需要格外講究。

如何健康飲食

谷類食物攝入要適宜 谷類食物是人體營養(yǎng)攝入的根本,攝入過多會使肝細胞負荷增加,攝入太少則影響肝細胞修復。因此,肝硬化患者要根據(jù)體重的變化,調整谷類食物的攝入。“宜雜且精”,雜即指多樣化,大米、小米、玉米面、標準面粉等搭配食用;精即指細軟易消化,多以米粥、軟飯、饅頭、包子、面條等為宜,如二米粥、二米飯(軟)、粗糧饅頭等。

奶類攝入要充足 奶類為人體提供豐富的蛋白質和鈣,對于肝硬化患者(尤其是曾經(jīng)伴發(fā)過高氨血癥、肝性腦病的患者),酸奶是更佳選擇,發(fā)酵制品有助于消化,并且其中的益生菌可以改善腸道微生態(tài),減少腸道產(chǎn)氨。建議每日喝酸奶300毫升左右(早中晚各100毫升)為宜。

肉類攝入要謹慎 通常所說的肉類包括魚肉、豬肉、雞肉等(形象稱之為“海陸空”),它們除了為人體提供蛋白質以外,還提供豐富的鐵、鋅、銅等元素,可輔助改善貧血等問題。肝硬化患者的肉類攝入,以肉丸子、肉餡、肉末為佳,以去皮雞肉、瘦豬肉、瘦牛肉為宜,如冬瓜汆肉丸子湯、番茄牛肉水餃、豬肉小餛飩、豬肉白菜包子等,每次0.5—1兩左右(大約0.5—1個雞蛋大小),每日2—3次為宜。若有血氨升高,或出現(xiàn)肝性腦病先兆的患者,則暫停食用肉類,待血氨下降、癥狀消失,再逐漸由少到多,增加至目標量。

堅果類攝入要適量 堅果類食物屬于高脂食物,不利消化,且太過堅硬容易劃傷食道。若要吃堅果,要少而精,每日15—30克左右,以粉劑為佳,如黑芝麻糊、核桃粉等。

油鹽要少吃 油鹽一定要嚴控,尤其是烹調油,每日10—20克左右為主(暫時過渡),盡量以煮、燉、燴、拌為佳,少做紅燒、油煎等。鹽的食用,最好在食物熟透即將出鍋時撒上大約0.5—1克即可。

蛋類、大豆及制品 蛋類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肝硬化患者在食用雞蛋時一定要注意烹調方式,以蛋羹、蛋花湯為佳,煮蛋、鹵蛋次之,盡量不要吃煎蛋,每日1個左右即可。大豆蛋白相對比較優(yōu)質,可以適當選擇豆腐、豆?jié){等,切忌生食大豆引起腹脹。

果蔬類 蔬菜、水果有利于補充鈉、鉀、鎂等礦物質,也有利于排便,但是一定要注意入口食物的形態(tài),果蔬的顆粒越小、越細軟,越有利于消化,越有利于減少對食道、胃底黏膜的損傷。

蘇智軍,福建省泉州市第一醫(yī)院院長、主任醫(y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感染病科醫(yī)師分會常務委員、中華醫(yī)學會細菌感染與耐藥防治分會委員、福建省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福建省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實用內科雜志》編委、《現(xiàn)代醫(yī)院管理雜志》常務編委、《實用肝臟病雜志》、《臨床肝膽病雜志》編委及多家國內外雜志審稿專家。



(本文由“食品科學網(wǎng)”轉載,文章來源于中國食品報網(wǎng);記者 鄭志強 吳雪琴 通訊員 黃芳銘。圖片來源于百度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汝南县| 赫章县| 兖州市| 敖汉旗| 突泉县| 津南区| 奉新县| 华宁县| 抚远县| 蓬莱市| 丹寨县| 大石桥市| 偃师市| 文山县| 平安县| 邳州市| 芜湖市| 绍兴县| 太谷县| 河曲县| 巴中市| 灵山县| 陆川县| 绥宁县| 晋江市| 阿尔山市| 通辽市| 盈江县| 北碚区| 龙井市| 大宁县| 攀枝花市| 随州市| 绥棱县| 耒阳市| 天津市| 崇文区| 上杭县| 北宁市| 彰武县| 凤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