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地理:華容團子

2025-04-30作者:小乙來源:中國食品責任編輯:食品界 字體A+AA-

團子是三國時期傳承下來的非遺美食,也是我的老家——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著名的特色小吃,圓如壘球,大亦如之。團子的外皮為米制欠子(約一厘米厚),里面包餡,集米飯、菜肴于一體,食之方便,味道佳美,深受老少喜愛。

華容縣坐落于長江南岸與洞庭湖北岸之間,華容團子這一獨特美食串聯(lián)起這片土地上的千年飲食文化。華容縣當?shù)乜脊虐l(fā)掘證明,早在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就在這里居住、耕牧,并進入了以人工栽培水稻為主要標志的原始發(fā)達農(nóng)業(yè)時期。此地物產(chǎn)豐饒,勤勞、聰明的華容人民很早便學(xué)會了制作各種美食。《上古食器考》載:“教稼穡漁獵之術(shù)。乃制釜甑,取洞庭水,萃五谷精,釀而為飲,蒸而為食”,這就是以甑蒸團子的最早記載。

關(guān)于吃團子的起源,民間認為與蜀國大將關(guān)羽密切相關(guān)。赤壁大戰(zhàn)后,關(guān)羽奉命率領(lǐng)五百精兵悄然潛入華容道的蘆葦深處,靜候曹操的敗軍。那時的華容地域遼闊,蜿蜒百里,橫跨今日的湖南與湖北,兩旁蘆葦如海,道路泥濘難行,正是埋伏的絕佳之地。關(guān)羽和士兵們隱匿于這片荒涼之地,為了不暴露行蹤,連炊煙都不敢升起,不得不向華容縣令求助,希望能得到食物補給。那時,華容屬于東吳的領(lǐng)地,吳蜀正聯(lián)手對抗曹操,華容縣令自然不敢怠慢關(guān)羽的請求。他命人將大米磨成粉末,揉捏成泥狀,再分成若干小團,每個小團中間挖出一個空洞,填入熱騰騰的菜肴,封口后再搓圓,放入蒸籠中用烈火蒸熟,這便是團子的雛形。團子蒸熟后,縣令立刻派人送往關(guān)羽軍中。皮冷芯熱,既有米飯又有菜肴的團子,不僅溫暖了關(guān)羽和士兵們的胃,更溫暖了他們的心。這段佳話穿越千年時光,至今仍令人動容。

團子看著其貌不揚,制作方法卻極其復(fù)雜,從選米、磨粉、包餡到蒸煮,每一步都蘊含著深深的匠心。我母親做的團子有滋有味,特別香軟,做法如下。首先,將糯米與粳米按比例(糯米比粳米要多,以保證團子的獨特口感和黏稠度)放入飯米簍中輕輕淘洗,之后放置在陰涼的角落靜靜晾干。然后進行下一步——人工磨米漿,這一步需要至少兩個人默契配合,一人掌舵,一人推桿。由于磨米漿所需時間較長,我們兄弟三人通常輪流上陣,與母親一起推動那沉重的磨桿。雖然我們在兩個多小時的勞作中都有機會喘息,但干到最后還是筋疲力盡,饑餓感隨之襲來,心中默默期盼著能夠快點結(jié)束。磨米漿這一浩大工程結(jié)束后,母親隨即準備一塊紗布,倒入磨好的米漿,慢慢等待水過濾完。然后將米漿放到一個大盆里,加一點水反復(fù)揉捏。這個過程是比較吃力的,一般父親作為主力,我和大哥助力,小弟只能旁觀。

米漿的準備工作告一段落后,母親便開始制作餡料。母親將臘肉、鹵豆干子、鹵海帶、榨菜、大蒜、姜、香蔥、鹵藕、梅干菜、辣椒等細細剁碎,進行調(diào)味后放入鍋里炒,待香氣四溢后盛出放涼。

終于,所有的材料準備就緒,開始進入最后也是最精彩的階段——包團子。母親像一位藝術(shù)家,取一小團米漿輕輕地在掌心里揉捏,直到它變成一個手掌大小的圓餅狀。接著,母親將冷卻好的餡料放入圓餅中,再巧妙地將邊緣捏合,輕輕揉捏成一個蘋果大小的圓球狀,象征團團圓圓。在包制過程中,母親總是提醒我們捏團子的力度要適中,不能太薄,否則容易破裂,露餡、流油,影響美觀;也不能太厚,否則難以熟透,也咬不動。可以說,每一個團子都是對技巧和耐心的考驗,也是對家的味道的傳承。

捏好全部團子后,父親便將它們一個個均勻地擺到木蒸格里,放到鐵鍋上蒸。大哥熟練地往灶膛里添柴火,我和小弟也沒有閑著,不斷地從屋外運來一些干柴,或者把多余的灶灰弄到屋后的菜地里。

30分鐘后,第一籠團子便蒸熟了。母親揭開鍋蓋,一縷縷白色的熱蒸氣裊裊升起,廚房瞬間變成了飄渺的仙境。母親將熱氣吹散,只見那些團子排列得整整齊齊,仿佛一支訓(xùn)練有素的軍隊,每一個都高高隆起,圓潤光亮、晶瑩剔透,透出的淡淡米香更是挑逗著每一個人的味蕾。我們兄弟三個迫不及待地捧起一個,先淺淺地咬一小口,軟軟糯糯的,稻谷原有的香味瞬間在舌尖漫開,再滿滿地吃上一大口,鮮香的餡料在唇齒間“纏綿”,越嚼越香。

放涼的團子有多種吃法,蒸著吃原汁原味,軟軟綿綿,細膩絲滑;煎著吃香氣撲鼻,唇齒留香;炸著吃外焦里嫩,回味無窮;烤著吃外脆里嫩,有著別樣的味道。

團子雖小,但它承載的是每個家庭最美好的愿望,飽含著母親對子女、對家庭深沉的愛。歲月流轉(zhuǎn),慈母雖已離世,但我對團子的情感卻愈發(fā)深厚,小時候全家人一起包團子的往事成為我心中永遠無法忘卻的溫暖記憶。

2024年,華容團子以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制作工藝,被正式列入岳陽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這是對華容團子文化價值的認可,也為這一傳統(tǒng)美食的保護和傳承提供了新的機遇。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華容團子這個曾經(jīng)只屬于節(jié)日的美食,如今已經(jīng)走上了尋常百姓的餐桌,在現(xiàn)代商業(yè)浪潮中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它不僅是味覺的享受,更是心靈的慰藉,連接著過去與現(xiàn)在,也必將延續(xù)至未來。

清远市| 贡觉县| 洛浦县| 句容市| 民丰县| 玉山县| 科尔| 金坛市| 固原市| 本溪市| 象州县| 托克逊县| 宣汉县| 刚察县| 关岭| 辉县市| 汝南县| 大邑县| 揭阳市| 烟台市| 汝阳县| 抚松县| 敖汉旗| 游戏| 成都市| 嘉鱼县| 土默特右旗| 正镶白旗| 明光市| 凤台县| 西盟| 大宁县| 甘洛县| 静安区| 马山县| 乐昌市| 新龙县| 青龙| 侯马市| 普兰店市| 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