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陽“自助包子鋪”:14年未發(fā)現(xiàn)假鈔、少錢

2016-12-12作者:來源:新華社責任編輯:食品界 字體A+AA-

新華社記者白田田

湖南省衡陽市高新區(qū)紫云路北街,有一家沒掛招牌的“自助包子鋪”,看上去不起眼卻遠近聞名。市民們來吃早餐,全部自己算賬、自助找零,而店主不僅沒發(fā)現(xiàn)一張假鈔,也沒發(fā)現(xiàn)少收錢。

近日,記者來到這家包子鋪,看到門口案臺上放著一個紅色小塑料桶,這便是簡易的“自助收銀機”。小紅桶里面有百元大鈔,還有很多混雜在一起的1元、5元等面額的零錢,不時有前來吃早餐的食客向桶內(nèi)投錢。

“錢自己算,丟桶里就行。”包子鋪店主陳冬林一邊忙活,一邊招呼顧客。幾個第一次來的客人,先是愣了一下,隨即明白店主的意思,掏出一張整鈔,放到塑料桶里,然后不急不慢地翻找零錢。

小小包子鋪,每天賣出大約200屜小籠包,再加上蒸餃、餛飩、甜酒沖蛋等,至少有一兩千塊錢的“現(xiàn)金流”。這些鈔票在小紅桶里進出,算出了一筆“明白賬”和“誠信賬”。

“自助包子鋪”是一家夫妻店。1998年,陳冬林、蔣細云兩口子從相鄰的永州市來衡陽打工,學了手藝便開始經(jīng)營包子鋪,一干就是14年。據(jù)說生意好的時候,食客們要排隊半個小時才能買到包子。

蔣細云說,讓顧客自己找零,不僅干凈衛(wèi)生,還可以少請人工。起初他們確實擔心錢會出錯,但10多年來,不僅沒收過假鈔,而且收到的錢基本沒啥差錯。有的顧客一時忘了帶錢,第二天也會記得把錢補上。

如今,這家包子鋪成為當?shù)氐摹熬W(wǎng)紅”,不少市民慕名而來。記者正好遇到一位驅(qū)車10多分鐘,帶著朋友前來吃早餐的李小姐。李小姐是包子鋪的常客,說起這里的包子,她不由地點贊,“很出名、很干凈、很好吃”。

切下小塊面團,壓成餅狀,再放入剁好的肉餡,用手一揉一捏,小巧的包子立刻成形。手藝嫻熟的陳冬林道出了他的經(jīng)營“秘訣”:自己家里做菜用什么食材,包子鋪就用什么食材。包子餡都是菜市場買來的新鮮肉,“肉好,包子才好。”陳冬林說。

憑著包子鋪的生意,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夫妻倆養(yǎng)育了一對子女,20歲的大兒子就讀于湖南交通工程學院,正在實習,活潑可愛的小女兒也六歲了。陳冬林說,孩子們以后不會賣包子了,而他會將用心做包子這件事一直堅持下去。

衡东县| 墨脱县| 清丰县| 海宁市| 南皮县| 邹平县| 玉田县| 灵丘县| 桦川县| 方山县| 威宁| 孝义市| 富民县| 祥云县| 德格县| 永德县| 镇康县| 太和县| 宝坻区| 庆城县| 祁东县| 湟中县| 夏河县| 昌图县| 大方县| 延津县| 墨江| 龙游县| 长沙县| 新竹市| 名山县| 香港 | 晋中市| 德昌县| 瓮安县| 克拉玛依市| 祥云县| 镇原县| 桂阳县| 桦甸市| 宁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