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紅濤教授:黃曲霉毒素B1基于“腸-肝”軸誘發(fā)肝細胞焦亡的機制研究

2023-08-04作者:來源:責任編輯:食品界 字體A+AA-

報告標題

黃曲霉毒素B1基于“腸-肝”軸誘發(fā)肝細胞焦亡的機制研究

長期以來黃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肝毒性被認為是代謝產(chǎn)生的AFB1-8,9-環(huán)氧化物破壞細胞DNA所致,然而這并不能解釋不同物種對AFB1敏感性差異較大的問題。本項目提出AFB1擾動腸道菌群及其代謝物致使機體肝毒性的假設,驗證并闡釋了AFB1基于“腸-肝”軸誘發(fā)肝細胞焦亡的分子機制。首先采用高通量測序和代謝物組學對AFB1染毒小鼠糞便中菌群以及代謝物進行分析,顯著改變小鼠腸道菌群的多樣性、豐富度和組成結構;同時發(fā)現(xiàn)差異代謝物與肝細胞焦亡和特征菌群呈強正相關。然后,構建偽無菌小鼠、無菌糞便代謝物移植和糞菌移植小鼠模型,探究“腸-肝”軸與AFB1肝毒性間的因果關系。發(fā)現(xiàn)AFB1無法誘發(fā)偽無菌小鼠肝細胞焦亡,移植AFB1擾動的腸道菌群或代謝物的小鼠表現(xiàn)出顯著的肝細胞焦亡,且受擾動的代謝物比菌群更易激活肝細胞焦亡信號通路,表明了菌群代謝物在AFB1誘發(fā)小鼠肝細胞焦亡中的關鍵作用。隨后,基于與焦亡關鍵蛋白TLR4和NLRP3的結合,采用分子對接手段篩選出特征菌群代謝物哌啶甲酸(Pipecolic acid, PA)和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可顯著激活細胞焦亡通路。最后構建野生型、TLR4 和 NLRP3基因沉默肝細胞模型,證明了代謝物PA和NE以TLR4、NLRP3蛋白依賴型激活肝細胞焦亡。因此可得結論:AFB1擾動腸道菌群產(chǎn)生大量代謝物PA和NE,通過TLR4、NLRP3蛋白依賴型激活肝細胞焦亡,基于“腸-肝”軸導致肝毒性。

專家介紹

雷紅濤 教授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學院 院長

雷紅濤,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現(xiàn)任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學院院長,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中青年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國家創(chuàng)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廣東特支計劃”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食品科學與工程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農(nóng)業(yè)工程學會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與貯藏工程專業(yè)委員會副理事長,廣東省食品學會副理事長,《Chemical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IF 6.6)副主編,《Foods》 (IF 5.2)、《Food and Agricultural Immunology 》(IF 3.268)、中國食品學報等刊物編委。研究興趣集中在食品安全與營養(yǎng)、食品真實性領域。主持“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團隊項目等多項。參與制定國標2項、快速檢測方法制定6項、團標4項。主編國家規(guī)劃教材1部,譯著1部;發(fā)表SCI收錄論文一百多篇;授權專利七十多項;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科學技術)技術發(fā)明一等獎(第1)、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2)、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第3)、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第2)、中華農(nóng)業(yè)科技二等獎(第2)各1項。
长葛市| 正镶白旗| 北流市| 遂昌县| 西和县| 河北省| 安西县| 重庆市| 万宁市| 泸水县| 日喀则市| 霍邱县| 陆河县| 衡东县| 马尔康县| 亳州市| 宁德市| 新建县| 鹿邑县| 武宁县| 仙居县| 东台市| 兰西县| 唐海县| 平利县| 城口县| 鄂州市| 徐汇区| 桐梓县| 嵊州市| 西宁市| 荥阳市| 赤水市| 博野县| 广州市| 绥阳县| 留坝县| 尤溪县| 陕西省| 卢湾区| 永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