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食”刻:藏在歲月里的三碗面

作為一個地道的北方姑娘,我對面食的癡迷是刻在骨子里的。吃飯時,只要有一碗熱騰騰的面條,我便能吃得心滿意足。如今回想起來,我對三碗面的記憶頗深,它們的香氣穿透了歲月,一直暖到今天。第一碗是初中時姥姥做的油潑面。那時候,爸媽工作比較忙,周末我總是在姥姥家度過。姥姥不善言辭,雖然嘴上從沒表達過愛,但卻把所有的愛都揉進了那一碗油潑面里。每次去姥姥家,她都會給我做上一碗油潑面。面條是她親手搟的,寬窄均勻,透

2025-09-16

記憶“食”刻:青青蓮蓬 悠悠我心

當(dāng)荷花開始在朋友圈刷屏?xí)r,我知道屬于夏日的那一口清爽和甘甜也要到來了。就如同明前的春茶一樣,大暑節(jié)氣里碧綠而飽滿的蓮蓬,同樣有著讓人一期一會的欣喜和期盼。俗語說“一蓮出九藥,全身皆是寶”,荷花、荷葉、荷蒂、荷梗、蓮子、蓮須、蓮蓬、蓮子心、藕等均具有藥用價值。蓮蓬,亦名蓮房、蓮殼,為蓮的干燥花托,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有著吉祥、祝福的寓意。蓮蓬多籽,蓮子又與“連子”諧音,因此古人常用蓮蓬寓意子孫滿堂。就

2025-08-26

記憶“食”刻:無法忘懷的貴州酸湯

去貴州之前,我所吃到的酸大多是單一的酸,比如酸菜、醋、檸檬。但把酸作為日常飲食最基礎(chǔ)的底味,唯有貴州,所以當(dāng)?shù)赜芯渌渍Z:“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貴州人之所以愛吃酸,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跟貴州的自然條件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貴州本地不產(chǎn)鹽,也是中國唯一沒有平原的省份,崎嶇的地形很難把鹽運輸進來,以酸、辣代鹽,就成了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氖隆6歉?dāng)?shù)爻睗竦臍夂蛴嘘P(guān)。潮濕的氣候不僅給制酸提供了獨特的條件,制好的酸還有

2025-08-20

記憶“食”刻:土豆情深

在我們的日常餐桌上,土豆是極其普通的一種蔬菜,但是我卻對它有一種特殊的感情。記得每年農(nóng)歷正月十五前后,新年的余溫尚未散盡,走親訪友的喜悅還掛在眉梢,農(nóng)人們便開始了勞作。等到遇上晴好天氣時,父親便走向屋檐下,去拿懸掛在那里的去年留存的土豆種。它們在竹筐里靜靜蟄伏,歷經(jīng)寒冬,卻懷揣著春日新生的夢想,長出了嫩黃的小芽。父親取下竹筐,動作輕柔地將一顆顆飽滿圓潤的土豆種捧在手中,細細端詳,眼神里滿是期許。若

2025-08-20

記憶“食”刻:舌尖上的菜葉香

俗話說:“春吃花,夏吃葉,秋吃果,冬吃根。”夏天的綠葉蔬菜鮮嫩可口,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既能消暑降溫、清熱潤燥,又能為餐桌增添一道美味。大自然中可吃的葉子有很多,我們家最常吃的是山芋葉、南瓜葉和芝麻葉。山芋葉其實就是紅薯葉,是我家鄉(xiāng)最常見也最受我們青睞的一種葉子。山芋苗剛長出來不久,我們就開始采摘葉子吃,一直可以吃到挖山芋的時候。小時候家貧,每到夏天母親就會到地里采摘嫩嫩的山芋葉,然后給我們炒著吃

2025-08-15

美食地理:東北麻辣拌

在東北,總有一團熱氣蒸騰的煙火在街角飄揚。紅底黃字的“麻辣拌”招牌之下,不銹鋼大盆里堆著色彩斑斕的食材,老板娘操著鐵勺攪動醬料的脆響混著辣椒油的香氣,構(gòu)成了東北特有的市井交響曲。而這碗看似隨意的拌菜里,藏著關(guān)東黑土地最鮮活的美食暴擊。 細說麻辣拌的由來,還要追溯到1997年的撫順礦區(qū)。那時候,下崗潮讓不少人陷入迷茫與困頓中,此時,礦工食堂里四川師傅帶來的麻辣燙在東北大地上悄然生根又變得入鄉(xiāng)隨俗。當(dāng)

2025-08-01

南投县| 叶城县| 元谋县| 洪江市| 万全县| 宣恩县| 色达县| 临桂县| 东乡县| 陈巴尔虎旗| 托克逊县| 富源县| 吕梁市| 册亨县| 高安市| 响水县| 运城市| 鹤峰县| 明水县| 尼玛县| 嘉义市| 永嘉县| 南阳市| 安陆市| 大安市| 喀什市| 芒康县| 东海县| 定兴县| 赣榆县| 鹤山市| 德昌县| 焦作市| 马鞍山市| 武穴市| 富川| 保亭| 伊春市| 蚌埠市| 韶关市| 宜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