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在央視反復播出的電視劇《最美的青春》中有這樣一段劇情:河南師傅魏福貴用一碗河南“媽糊”,挽救了季秀榮的生命。很多人可能沒有聽說過“媽糊”,其實這是河南的一種民間小吃。“媽糊”最早起源于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相傳是由豫東、皖北地區(qū)的穆斯林兄弟創(chuàng)制的一道清真小吃,由于時間久遠,現已無法考證。“媽糊”的主料是小米和黃豆,制作時,先用水分別泡發(fā)小米及黃豆,再用石磨分別磨漿,然后加水煮成糊狀,食用前加食鹽或芝麻鹽進行調味即可。因部分黃淮地區(qū)的人們把小孩“吃奶”說成“吃媽”,而這種糊狀食物最初是給缺奶的嬰兒補充營養(yǎng)的,所以就把它叫作“媽糊”。又因“媽糊”中加入了芝麻鹽,吃起來口味很像芝麻糊,所以有的地區(qū)稱其為“麻糊”。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