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學術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酸脅迫對鼠傷寒沙門氏菌抗酸性、細胞膜及膜蛋白的影響
來源:食品科學網(wǎng) 閱讀量: 182 發(fā)表時間: 2021-08-31
作者: 李琳瓊,洪靜,張麗君,高瑀瓏
關鍵詞: 鼠傷寒沙門氏菌;抗酸性;個體形態(tài);細胞膜;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
摘要:

目的:以鼠傷寒沙門氏菌CGMCC 1.1190為對象,研究檸檬酸反復脅迫處理對其抗酸性、細胞膜及其膜蛋白的影響。方法:將CGMCC 1.1190分別在經(jīng)檸檬酸調(diào)節(jié)到pH值為3.0、2.7、2.5的胰蛋白胨大豆肉湯培養(yǎng)基中脅迫處理并轉(zhuǎn)接12 次培養(yǎng)后,獲得3 株CGMCC 1.1190的抗酸性菌株,測定了這3 株抗酸性菌株的D值、菌落形態(tài)、個體形態(tài)、膜通透性、膜流動性和膜蛋白的變化。結(jié)果:這3 株抗酸性菌株的D值隨著酸處理次數(shù)的增加不斷增大,酸脅迫的pH值越低,D值越大,菌落形態(tài)與個體形態(tài)變化越明顯;與原始對照菌株相比,當這3 株抗酸性菌株置于pH 2.0的強酸環(huán)境下時,其碘化丙啶染色區(qū)域的死菌比例顯著降低(P<0.05),表明酸脅迫pH值越低,這3 株抗酸性菌株的細胞膜對H+通透性越低;隨著酸脅迫pH值的降低,CGMCC 1.1190抗酸性菌株細胞膜磷脂的熔點升高,表明細胞膜磷脂的相變溫度升高,細胞膜流動性降低;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結(jié)果表明,這3 株抗酸性菌株分子質(zhì)量35~180 kDa范圍內(nèi)的細胞膜蛋白表達量增加,在135 kDa和180 kDa處均增加了特異條帶。結(jié)論:隨著酸脅迫pH值的降低,CGMCC 1.1190抗酸性增加,菌落變小,個體形態(tài)變長,細胞膜通透性和流動性均降低,部分膜蛋白表達量和表達種類增加,這些變化有利于其適應在酸脅迫環(huán)境下生長,提高生存能力。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石林| 阳城县| 平乐县| 拉萨市| 双城市| 巴林右旗| 富锦市| 保靖县| 江永县| 宜川县| 太原市| 天台县| 遂川县| 永州市| 沂水县| 德令哈市| 班玛县| 名山县| 南漳县| 长泰县| 中西区| 平山县| 紫金县| 永年县| 嘉鱼县| 皋兰县| 樟树市| 玉山县| 乐安县| 灵台县| 准格尔旗| 安多县| 儋州市| 嘉定区| 鱼台县| 湄潭县| 宜兰县| 类乌齐县| 甘肃省| 慈利县| 获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