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可供食品用的蛋白酶制劑種類少、價格高,限制了酶法加工技術發(fā)展。植物生理學證明:種子中存在著種類繁多的酶,應該研究其工業(yè)利用的可能性。我們確定豆類、油料種子中內肽酶工業(yè)利用為研究方向,已發(fā)現(xiàn)許多有價值的現(xiàn)象并開發(fā)了幾項新工藝、新技術。主要有:(1)發(fā)現(xiàn)幾種快速激活種子內肽酶的方法,證明種子內肽酶的直接工業(yè)利用是可實現(xiàn)的。并發(fā)現(xiàn)內肽酶活化過程與動物消化蛋白酶活化過程是相似的。(2)發(fā)現(xiàn)熱滅活的種籽內肽酶可再次活化,為利用高溫豆粕及植物蛋白改性提供了理論基礎。這一性質具有理論研究和廣泛的工業(yè)利用價值。(3)豆奶生產:現(xiàn)行方法原理是滅活脂肪氧化酶,需要快速烘干、破碎、風選脫皮、熱堿水滅酶、真空脫味等工藝過程脫除豆味、添加油脂并均質乳化(提高smooth感,去除chalkiness)工藝過程和設備復雜,利用大豆肽酶可以同時完成以上工藝過程,設備只比豆?jié){生產線多一臺酶反應器。(4)利用大豆內肽酶法可以改變大豆蛋白的功能,如豆奶粉、大豆分離蛋白等產品的溶解性,并可以使大豆蛋白改為親油型或乳化型。(5)微生物發(fā)酵法生產豆類淀粉在我國有1400年歷史,只有這種淀粉可生產粉絲,多年來研究者都在研究微生物的作用。我們發(fā)明利用豆類內肽酶生產淀粉的新工藝方法,淀粉特性同于微生物法,而且可回收豆類分離蛋白。(6)大豆分離蛋白的工業(yè)生產是使用堿提酸沉的化學方法,利用豆類內肽酶可以直接生產豆類分離蛋白,內肽酶被活化后可以完成植物蛋白的溶解和沉淀過程,,并且可以實現(xiàn)連續(xù)反應,提高了生產效率并簡化了設備。種子內肽酶這一新的研究方向可產生更多理論研究課題和開發(fā)更多新技術,新產品。前景是廣闊的。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