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學術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食用菰紅素的研制
來源:食品科學網(wǎng) 閱讀量: 137 發(fā)表時間: 2017-06-07
作者: 謝光盛, 農(nóng)雄民, 鄧小蓮, 甘潤和
關鍵詞: 食用天然色素; 廣西中醫(yī)學院; 甜菜紅色素; 提制; 菰米; 紫羅蘭色; 內(nèi)散射; 食物成分; 紫色; 規(guī)格標準;
摘要:

食用天然色素安全性高,大有取代合成色素的趨勢。特別是不少食用天然色素長期以來是人們的食物成分,且有它還具有一定的營養(yǎng)或藥理作用。因而更增加了人們的安全感,對食用天然色素的研制和應用日益增多。菰米俗稱黑米,在我國有悠久的種植歷史,民間視作高級滋補品,歷代為給皇家的貢品,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在擴大種植,作為優(yōu)質(zhì)米投放市場。菰米性味甘、冷、無毒。具有止渴,解煩熱,調(diào)腸胃之功效,用于治療心臟病等,或作利尿藥。但從中提制色素,尚無文獻報導。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桦甸市| 织金县| 镇坪县| 吕梁市| 工布江达县| 云浮市| 呈贡县| 东兰县| 罗田县| 郸城县| 沭阳县| 环江| 兴义市| 尖扎县| 隆子县| 元阳县| 即墨市| 阿尔山市| 肥东县| 铜陵市| 贵定县| 茌平县| 于田县| 赤城县| 仙游县| 洞口县| 思茅市| 阿荣旗| 枣阳市| 南丹县| 峨眉山市| 银川市| 太仆寺旗| 唐山市| 新绛县| 高碑店市| 东安县| 永州市| 炎陵县| 永康市| 伊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