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討不同殺菌方式對即食豆干品質(zhì)特性的影響,考察了巴氏殺菌(95 ℃、30 min)、高溫殺菌(121 ℃、15 min)、超高壓殺菌(400 MPa、25 ℃、20 min)和熱輔助超高壓殺菌(400 MPa、60 ℃、20 min)對真空包裝即食鹽鹵豆干微生物(菌落總數(shù)、大腸菌值)、質(zhì)構(gòu)、色澤、感官品質(zhì)、持水率以及主要大豆異黃酮組分和含量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經(jīng)巴氏殺菌、高溫殺菌、超高壓殺菌和熱輔助超高壓殺菌處理后,豆干中的菌落總數(shù)分別下降至420、130、180、120 CFU/g,且未檢測出大腸菌群;巴氏殺菌對豆干質(zhì)構(gòu)無顯著影響(P>0.05),但高溫殺菌、超高壓殺菌以及熱輔助超高壓殺菌會顯著增加豆干的硬度(分別增加68.04%、36.51%、43.02%)(P<0.05);高溫殺菌后豆干的亮度L值由80.99顯著降低至74.76(P<0.05),豆干的紅綠度a值由3.24增加至3.70,其他殺菌方式處理無顯著影響(P>0.05);巴氏殺菌和熱輔助高壓殺菌對豆干的感官評分無顯著影響(P>0.05);未殺菌豆干中總異黃酮含量為1 031.8 μg/g(干基質(zhì)量),經(jīng)巴氏殺菌、高溫殺菌和熱輔助高壓殺菌后,豆干中總異黃酮含量分別顯著下降至882.3、846.1、893.8 μg/g(P<0.05),但超高壓殺菌(979.3 μg/g)影響不顯著(P>0.05),4 種殺菌方式均會造成總苷元型異黃酮含量降低,且熱處理(巴氏殺菌和高溫殺菌)損失最大。因此,可以選擇熱輔助超高壓殺菌做進(jìn)一步研究。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