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lǐng)學(xué)術(shù)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不同殺菌方式對即食豆干大豆異黃酮及品質(zhì)特性的影響
來源:食品科學(xué)網(wǎng) 閱讀量: 220 發(fā)表時間: 2020-04-26
作者: 葉韜,陳志娜,葉倩文,劉慧乾,王云,陸劍鋒
關(guān)鍵詞: 即食豆干;熱處理;超高壓加工;殺菌;大豆異黃酮;品質(zhì)特性
摘要:

為探討不同殺菌方式對即食豆干品質(zhì)特性的影響,考察了巴氏殺菌(95 ℃、30 min)、高溫殺菌(121 ℃、15 min)、超高壓殺菌(400 MPa、25 ℃、20 min)和熱輔助超高壓殺菌(400 MPa、60 ℃、20 min)對真空包裝即食鹽鹵豆干微生物(菌落總數(shù)、大腸菌值)、質(zhì)構(gòu)、色澤、感官品質(zhì)、持水率以及主要大豆異黃酮組分和含量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經(jīng)巴氏殺菌、高溫殺菌、超高壓殺菌和熱輔助超高壓殺菌處理后,豆干中的菌落總數(shù)分別下降至420、130、180、120 CFU/g,且未檢測出大腸菌群;巴氏殺菌對豆干質(zhì)構(gòu)無顯著影響(P>0.05),但高溫殺菌、超高壓殺菌以及熱輔助超高壓殺菌會顯著增加豆干的硬度(分別增加68.04%、36.51%、43.02%)(P<0.05);高溫殺菌后豆干的亮度L值由80.99顯著降低至74.76(P<0.05),豆干的紅綠度a值由3.24增加至3.70,其他殺菌方式處理無顯著影響(P>0.05);巴氏殺菌和熱輔助高壓殺菌對豆干的感官評分無顯著影響(P>0.05);未殺菌豆干中總異黃酮含量為1 031.8 μg/g(干基質(zhì)量),經(jīng)巴氏殺菌、高溫殺菌和熱輔助高壓殺菌后,豆干中總異黃酮含量分別顯著下降至882.3、846.1、893.8 μg/g(P<0.05),但超高壓殺菌(979.3 μg/g)影響不顯著(P>0.05),4 種殺菌方式均會造成總苷元型異黃酮含量降低,且熱處理(巴氏殺菌和高溫殺菌)損失最大。因此,可以選擇熱輔助超高壓殺菌做進(jìn)一步研究。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淮北市| 察雅县| 大荔县| 射洪县| 武乡县| 德清县| 上饶县| 辉县市| 长岭县| 澄迈县| 永兴县| 郑州市| 竹溪县| 苏尼特左旗| 卢龙县| 徐水县| 额济纳旗| 图们市| 昭通市| 湖北省| 湘乡市| 三门县| 泽普县| 泸水县| 宣恩县| 吉安市| 永修县| 平罗县| 汕头市| 徐水县| 绥化市| 南充市| 津南区| 和林格尔县| 德兴市| 石门县| 孟津县| 灌阳县| 黄龙县| 大城县| 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