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橄欖油含量是否如標注所示存疑問
超市里,多款調和油配料表已標明含量比例
到底含多少
含量是否如標注所示存疑問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部分橄欖調和油里橄欖油含量僅為5%
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廣州街頭以橄欖調和油為首的各類食用調和油悄然換裝。“調和油里含有多少橄欖油”再也不是不能說的秘密,消費者只要看一眼配料表,即可明確調和油里含有多少橄欖油。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超市和農貿市場出售的大牌食用調和油已普遍換裝,但部分網(wǎng)售調和油仍存在不標注配比現(xiàn)象。記者在電商平臺搜索發(fā)現(xiàn),一款福建產(chǎn)特級初榨橄欖調和油,圖片顯示“配料:玉米油、菜籽油、橄欖油”,未標注配料含量。
記者調查還發(fā)現(xiàn),不少調和橄欖油大打擦邊球,含量僅為5%也自稱特級初榨橄欖調和油。某品牌橄欖原香調和油,包裝上標注的橄欖油含量僅為7%,主要卻為菜籽油68%、玉米油10%、葵花油10%、芝麻油5%。
有精明的消費者向記者反映,一瓶1升裝橄欖油價格在50多元到100多元,而5升裝橄欖調和油(含橄欖油10%)價格僅為59元,比普通調和油還便宜。“品質如何,大家計算一下便知。”
此外,記者還留意到,雖然不少產(chǎn)品都標注了配料含量,但是否真的如標注所示卻存疑問。根據(jù)經(jīng)銷商出示的檢測證明,調和油的檢驗項目主要為“酸價、過氧化值和酸價”,并不包含油品比例。
廣州一家知名第三方檢測機構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檢測調和油比例還存在一定的技術困難,只能檢測其中是否存在某種油。“簡單講,只能做定性判斷,無法做定量判斷。所以,消費者到底吃進去了多少橄欖油,只有企業(yè)自己最清楚。”
微博報料:羊城晚報新聞熱線
食用調和油須標配料含量
去年,多位消費者向本報記者反映,高價購買的橄欖調和油無法知曉其中的橄欖油含量。“配料表里只寫了橄欖油、菜籽油。沒有寫比例,誰知道里面到底添加了多少橄欖油。”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橄欖調和油只是眾多食用調和油中問題最突出的一種,類似情況也出現(xiàn)在花生調和油、山茶調和油、核桃調和油中。“因為搞不清,我們家從來不吃調和油,只買花生油、葵花油、玉米油等單一油品。”市民潘小姐表示。
近日,羊城晚報記者走訪廣州各大超市和農貿市場發(fā)現(xiàn),多種調和油包裝仿佛一夜變身,紛紛加標所用食用油比例。比如,某品牌的菜籽調和油,配料表用特殊字體特別標明“菜籽油92%、花生油6%、芝麻香油2%”。另一品牌的橄欖葵花調和油,包裝正面用大字標明含20%特級初榨橄欖油。記者就其中原因詢問超市工作人員,得到的答案是,不少品牌的調和油包裝是近幾個月新?lián)Q的,屬于正常的產(chǎn)品更新?lián)Q代。有食用油生產(chǎn)商則向記者透露更深層次的原因——不得不換,一旦被職業(yè)打假人盯上損失會很慘重。
據(jù)了解,對于食用調和油配比秘而不宣的詬病已持續(xù)多年。國家從2005年起就制訂了《食用植物調和油》國標,2008年完成征求意見稿并提交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定。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吳珊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