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lǐng)學(xué)術(shù)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資訊動態(tài)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食品安全犯罪手段更趨隱蔽
2017-03-17 13:24:00 中國青年報 725
字體 A+ A A-

原標題:山東高院:食品安全犯罪手段更趨隱蔽

3月16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邢婷)今天,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山東高院”)通報2016年度山東法院依法懲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相關(guān)情況,據(jù)介紹,目前食品安全犯罪方式不斷出新,手段更趨隱蔽,團伙性、鏈條性特征明顯,犯罪分子逃避刑事追究意識不斷增強,打擊難度加大,懲治犯罪的任務(wù)依然艱巨。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山東法院去年共受理生產(chǎn)、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生產(chǎn)、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263件475人,審結(jié)257件457人,判決已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被懲處犯罪分子341人,其中,在生效判決中,被判處監(jiān)禁刑的有263人,占總數(shù)的77.13%。

山東高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審判委員韓芳麗介紹,從審判情況看,山東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總體呈現(xiàn)案件數(shù)量總體較多、罪名相對集中、刑罰適用“一高一低”等特點。

“為徹底剝奪犯罪分子非法獲利和再次犯罪的能力,財產(chǎn)刑懲治力度不斷加大,去年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罰金刑適用比例高達87.68%。同時,為防止‘以罰代刑’‘以罰折刑’,山東法院堅持嚴格、審慎的原則,依法從嚴把握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非監(jiān)禁刑適用條件,該類犯罪非監(jiān)刑適用率低至22.87%,同比下降5個百分點,遠低于全省刑事案件非監(jiān)禁刑平均適用值。”韓芳麗詳細解釋何為刑罰適用“一高一低”。

通報會上,山東高院同時發(fā)布了四起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其中犯罪細節(jié)令人觸目驚心,包括:姜宏戰(zhàn)、劉明光等人非法經(jīng)營、生產(chǎn)、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該案被告人將工業(yè)明膠用于生產(chǎn)粉絲、豬頭肉、豬拱等食品;宋振、祁志華等人生產(chǎn)、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案,該案被告人將含有硫酸鋁銨的白色粉狀物用于發(fā)面蒸包子等。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温州市| 陆良县| 嘉鱼县| 武宣县| 贵南县| 阿克陶县| 南陵县| 滦南县| 柳州市| 虞城县| 三都| 钟祥市| 麦盖提县| 年辖:市辖区| 桓台县| 县级市| 团风县| 齐齐哈尔市| 梅州市| 广州市| 茌平县| 潜山县| 普定县| 永川市| 青田县| 南昌县| 左云县| 太谷县| 比如县| 合江县| 山西省| 会理县| 广昌县| 闻喜县| 无锡市| 射洪县| 九寨沟县| 安国市| 昌图县| 桃源县| 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