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冷空氣到貨 注意防寒保護血管
最近幾天,氣溫開始下降,特別是早晚溫差大。南方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副院長、治未病專家彭康教授提醒,大雪節(jié)氣已過,冬天素來是“進補”的好時節(jié),素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的說法。此外,由于氣溫的降低,特別是早中晚溫差變化,對于血管彈性差的人,會帶來血管收縮舒張功能的調節(jié)失常,血壓波動,引發(fā)頭痛、眩暈、冠心病發(fā)作、面癱以及中風等,需要注意呵護血管。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寒冷可使人的交感神經(jīng)興奮、血液中的兒茶酚胺增多,導致全身血管收縮。同時,氣溫較低時,人體排汗減少,血容量相對增多,這些原因都可使血壓升高,促發(fā)腦溢血。
寒冷還能增加血中纖維蛋白原含量,血液黏稠度增高,易導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狀血管。
因此,首先要重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原發(fā)疾病的治療,其次注意發(fā)現(xiàn)中風先兆,如突然眩暈、劇烈頭痛、視物不清、肢體麻木等。大雪時節(jié),保護血管,溫通經(jīng)脈尤其顯得重要。
彭康為大家推薦了三種補養(yǎng)溫通經(jīng)脈護血管的食藥兩用好物:
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作用。現(xiàn)代研究認為川芎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心肌的血氧供應;擴張腦血管,降低血管阻力,顯著增加腦及肢體血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抑制血小板凝集,預防血栓的形成等。
血管性頭痛患者,可用川芎10克、天麻10克,豬腦適量,燉湯服用。
當歸:具有補血調經(jīng),活血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為補血的圣藥。
當歸常用于煲湯,特別對貧血患者,能顯著促進機體造血功能,升高紅細胞、白細胞和血紅蛋白含量。現(xiàn)代研究認為,當歸含多種揮發(fā)油、有機酸、糖類等,能擴張冠脈,增加冠脈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有明顯的抗血栓作用。
當歸食膳方:
①當歸補血排骨湯:豬排骨500克,當歸10克,黃芪50克,料酒100克,清水適量。燉煮2小時。
②當歸生姜羊肉湯:生姜20克,當歸15克,羊肉100克,燉湯服用。
三七: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作用。凡跌打損傷,或筋骨折傷,瘀血腫痛等,首選本藥。現(xiàn)代研究認為,三七具有能夠縮短出血和凝血時間,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溶栓作用;減低心肌耗氧量,擴張腦血管,增加腦血管血流量;提高體液免疫功能,鎮(zhèn)痛、抗炎作用等。三七多用于研末吞服,每次1~1.5克;水煎服,每日3~10克;外用適量,研末外摻或調敷。
(本文由“食品科學網(wǎng)”轉載,文章來源于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李凱欣。圖片來源于攝圖網(wǎng)。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