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白菜,急火快炒留住維C
吉林讀者孫女士問:冬天是適合吃白菜的季節(jié),我發(fā)現(xiàn)市面上不僅有綠葉白菜、黃心白菜,還有快菜、娃娃菜、小白菜等。這么多“白菜”到底有啥區(qū)別?怎么吃更營養(yǎng)?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學博士史軍答:從外表來說,“白菜”通常分為結(jié)球性和不結(jié)球性兩大類,前者包括大白菜、娃娃菜等,后者包括快菜、小白菜等。其中,常見的大白菜又有綠葉白菜和黃心白菜之分。綠葉白菜葉子包得較松散,在生長過程中外圍的葉幫會向外生長,日光照射充分,合成的葉綠素較多,呈現(xiàn)綠色;黃心白菜包得較緊實,葉幫向內(nèi)包裹生長,除最外層葉子偏綠外,內(nèi)部葉子均呈黃色。娃娃菜從外形上看像大白菜的菜心,但二者屬于不同的品種。娃娃菜從顏色上看為黃中帶點綠色,如果在市場上看到純黃色的娃娃菜,很可能是大白菜的菜心偽裝的。小白菜在北方一般指大白菜的幼苗,在南方尤其是上海一帶,通常是指顏色呈深綠色的油白菜。快菜葉子呈嫩綠色,葉子比小白菜大。
雖然各種白菜“外貌”有很大區(qū)別,但在營養(yǎng)方面差別并不大。除水分外,白菜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B族維生素、β胡蘿卜素、膳食纖維以及鈣、鎂、鉀等礦物質(zhì)。各種白菜之間的營養(yǎng)成分含量有細微差別,比如綠葉白菜比黃心白菜膳食纖維含量稍高,小白菜的鎂、胡蘿卜素含量較高,黃心白菜的維生素C較高(可達47毫克/100 克)。
無論是哪種白菜,如果想更多地保留維生素C,最好的烹調(diào)方法就是急火快炒。綠葉白菜因水分含量較少,膳食纖維較多,相對于黃心白菜來說,口感會略微發(fā)硬,可以用來燉肉、包餃子等。而黃心白菜、娃娃菜、快菜、小白菜等因水分含量較高,脆嫩多汁,大火快炒吃起來更爽口。
(本文由“食品科學網(wǎng)”轉(zhuǎn)載,文章來源于人民網(wǎng)。圖片來源于攝圖網(wǎng)。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