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羊肝最護眼,鴨肝最補鐵
鹵雞肝、炒羊肝、鹽水鴨肝……動物肝臟在我們餐桌上出現(xiàn)的頻率很高,它們之間有啥差別呢?
先來說說動物肝臟的共同特征:富含蛋白質、血紅素鐵、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2、維生素B12等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素。不同動物肝臟的營養(yǎng)略有差別,從蛋白質含量來看,豬肝和牛肝最高,鴨肝最少;脂肪方面,鴨肝最高,為7.5克/100克,其余基本在4.0克/100克左右;從維生素A的含量看,羊肝最高,牛肝次之,這種維生素可有效防治夜盲癥、干眼病及角膜軟化癥等眼部疾病;補鐵方面,鴨肝和豬肝效果最好,其鐵含量分別為23.1毫克/100克和22.6毫克/100克;膽固醇含量為285~356毫克/100克,其中羊肝、雞肝、鴨肝的膽固醇最多,而鵝肝和豬肝略少一些。
盡量到正規(guī)的商超購買動物肝臟。烹調時一定要煮熟炒透,以確保食用安全。食用量要控制,以豬肝為例,建議每周2次,每次50~100克。
(中國注冊營養(yǎng)師 王佳佳)
(本文由“食品科學網”轉載,文章來源于人民網-生命時報。圖片來源于攝圖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原標題:豬肉價格止跌回升 CPI同比漲幅由負轉正
國家統(tǒng)計局1月11日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12月,豬肉價格止跌回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環(huán)比和同比均由降轉漲。從環(huán)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6%轉為上漲0.7%;從同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5%轉為上漲0.2%。2020年全年,CPI比上年上漲2.5%,維持在“2”時代,遠低于3.5%的通脹控制目標。
國家統(tǒng)計局城市司高級統(tǒng)計師董莉娟表示,去年12月,各地區(qū)各部門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成果,居民消費需求持續(xù)增長,同時,受特殊天氣以及成本上升影響,CPI由降轉漲。從環(huán)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6%轉為上漲0.7%。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2.4%轉為上漲2.8%,影響CPI上漲約0.62個百分點。隨著元旦及春節(jié)到來,消費需求季節(jié)性增加,同時飼料成本有所上升,豬肉價格由上月下降6.5%轉為上漲6.5%。
“從同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5%轉為上漲0.2%。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2.0%轉為上漲1.2%,影響CPI上漲約0.26個百分點。”董莉娟說。
董莉娟指出,食品中,鮮菜價格上漲6.5%,漲幅比上月回落2.1個百分點;鮮果價格上漲6.5%,漲幅擴大2.9個百分點;牛肉和羊肉價格均上漲4.6%,漲幅均有擴大;豬肉價格下降1.3%,降幅收窄11.2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0.1%轉為持平。非食品中,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3.1%,其中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下降14.8%和16.2%;醫(yī)療保健價格上漲1.3%;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上漲0.9%。
“去年12月CPI同比顯著回升,主要是食品價格上升、原油相關非食品價格上升帶動。”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表示。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去年12月豬肉價格止跌回升,一方面,由于豬肉消費旺季來臨,需求端有較強支撐;另一方面,盡管能繁母豬存欄連續(xù)增長,但目前母豬存欄中后備三元母豬占比較高,導致生豬產能回暖略慢。中長期來看,供給確定性回升推動豬價進入下行通道的邏輯不改。
興業(yè)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指出,在春節(jié)效應影響下,包括豬肉及鮮菜蔬果在內的食品價格全線上行。豬價對CPI拖累減弱,同時拉動PPI生活資料同比反彈。同時,受近期降雪及快速降溫天氣影響,蔬菜鮮果生產期延長,運輸成本上漲,助推鮮菜蔬果價格上漲。
展望2021年,唐建偉認為,受翹尾因素影響,2021年一季度CPI可能負增長,受需求恢復帶動,二季度之后CPI有望逐漸回升。
(本文由“食品科學網”轉載,文章來源于經濟參考報。圖片來源于攝圖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