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學術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資訊動態(tài)
辨清體質喝對茶
2021-03-16 16:08:48 人民網 702
字體 A+ A A-

原標題:辨清體質喝對茶

《本草衍義》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此處的“荼”即是現在的“茶”。茶屬中藥一族,故善養(yǎng)生者以茶為藥,拾遺補缺。從中醫(yī)養(yǎng)生的角度來看,每個人體質不同,每種茶的性味也不同,如果能依據體質特點來選擇合適的茶飲,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期,《生命時報》特邀河南省中醫(yī)養(yǎng)生保健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呂沛宛和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所長、浙江省茶葉學會副理事長王岳飛為大家介紹如何辨體質,喝好茶。

不同茶類由于加工工藝、品種、地域、季節(jié)等因素的差異,其性味特點有所不同:綠茶屬不發(fā)酵茶,富含葉綠素、維生素C,性涼而微寒;白茶是微發(fā)酵茶,溫涼平緩,不過,“綠茶的陳茶是草,白茶的陳茶是寶”,陳放的白茶有去邪扶正的功效;黃茶屬部分發(fā)酵茶,性寒涼;烏龍茶屬于半發(fā)酵茶,性平,不寒亦不熱,屬中性茶;紅茶為全發(fā)酵茶,性溫;黑茶屬于后發(fā)酵茶,茶性溫和,滋味醇厚回甘,刺激性不強。根據《中醫(yī)體質分類與判定》中體質和常見表現,推薦飲用的茶葉種類也各有側重。

平和體質。平和體質是正常功能較協(xié)調的體質,通常面色紅潤、精力充沛。這類人提倡順應自然,各類茶都可以喝一些,例如春飲花茶理郁氣;夏飲綠茶驅暑祛濕;秋品烏龍解燥熱;冬喝紅茶暖脾胃。

氣虛體質。氣虛的人容易倦怠無力、少氣懶言,或頭暈目眩,面色有點黃。這類人適合喝普洱熟茶、烏龍茶,搭配黃豆、玉米、豌豆等制作的點心同食。

陽虛體質。表現為陽氣不足,畏寒怕冷,不敢吃涼的東西。喝茶可以選擇紅茶、黑茶、重發(fā)酵烏龍茶(巖茶),陽虛重者,可以在茶里稍加幾片干姜同飲,不推薦喝綠茶、黃茶、苦丁茶。

陰虛體質。這類人群的特點是內熱,手腳心發(fā)熱,易口燥咽干,眼睛干澀,大便干結。可多飲綠茶、黃茶、白茶、苦丁茶、輕發(fā)酵烏龍茶,另外可搭配些枸杞、山藥、石斛、麥冬同泡飲,慎喝紅茶、黑茶、重發(fā)酵烏龍茶。

血瘀體質。這種體質的人多面色黯淡,舌質瘀暗,或舌邊、舌尖舌中有瘀斑,身體常有刺痛,皮膚呈魚鱗樣改變,如舌質偏淡,怕冷,可喝紅茶,如果舌質紅,體質偏熱,可喝綠茶。

痰濕體質。這類人多體形肥胖,腹部肥滿松軟,易出汗,面油,嗓子有痰,舌苔較厚,可喝橘普茶、紅茶,佐以干姜同飲。

濕熱體質。這類人時常濕熱內蘊,面部和鼻尖總是油光發(fā)亮,臉上易生粉刺,皮膚易瘙癢,常感到口臭。宜多飲綠茶、黃茶、白茶、苦丁茶,慎喝紅茶、黑茶、重發(fā)酵烏龍茶。

氣郁體質。體形偏瘦,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常感到乳房及兩肋部位脹痛。盡量少飲含咖啡因多的茶,適合喝山楂茶、玫瑰花茶、菊花茶、佛手茶、陳皮茶。

特稟體質。這是由遺傳因素和先天因素所造成的一種特殊狀態(tài)的體質,通常表現為易對藥物、花粉、季節(jié)等過敏。這類人群不宜喝濃茶。

呂沛宛表示,《黃帝內經》稱,“陰陽勻平,命之曰人。”健康的體質講究的是“陰陽平衡”。因此,總的來說,大家可以根據茶的溫涼偏性來選擇:陰寒體質,如時常畏寒的人,適合喝溫性茶;陽性體質,如容易燥熱的人,適合喝涼性茶;正常體質,陰陽均衡,就順應時節(jié)喝茶,無論哪種體質,最關鍵的還是要保持心態(tài)平和,按照自然簡單規(guī)律的方法去生活,不然過猶不及。

(本文由“食品科學網”轉載,文章來源于人民網。圖片來源于攝圖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微博| 措勤县| 庆城县| 成安县| 清镇市| 惠安县| 曲水县| 黄冈市| 柘荣县| 惠东县| 祁阳县| 鄢陵县| 灵宝市| 台南县| 中宁县| 浦县| 肥城市| 阿拉善右旗| 宜黄县| 绵竹市| 灵川县| 东乡族自治县| 盈江县| 沙洋县| 赞皇县| 马公市| 西丰县| 雅安市| 介休市| 武宁县| 长武县| 墨脱县| 当雄县| 宝坻区| 东台市| 舟山市| 盐城市| 安国市| 体育| 临夏县| 黄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