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材料科學和納米技術的迅速興起,靜電紡絲技術制備納米纖維抗菌材料已經成為近幾年的研究熱點。靜電紡絲技術是負載抗菌物質制備納米包裝材料的理想方式。豌豆分離蛋白(PPI)可與多糖復配用于功能性食品和生物材料領域。普魯蘭多糖(PUL)是一種優(yōu)異的天然助紡材料,具有良好的黏合性和優(yōu)異的成膜性。將PPI與PUL復合可提高電紡溶液的可紡性和成膜性。大蒜素(AC)是大蒜中廣泛存在的一種具有抑菌活性的有機硫化合物。研究表明AC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都具有明顯的抑制效果。但是AC穩(wěn)定性差,容易受到氧化劑、光和熱等因素的影響而分解。而納米技術可以用來提高AC的穩(wěn)定性、溶解度及生物利用率。
然而,目前鮮見關于利用靜電紡絲技術包覆AC的相關報道。基于前期工作,東北農業(yè)大學食品學院的賈惜文、 劉九陽、王輝*等研究利用靜電紡絲技術成功制備具有抑菌效果的PPI/PUL/AC復合納米纖維材料,重點考察AC添加量對納米纖維結構特性、形貌特征、直徑分布以及抑菌效果的影響。制備工藝操作簡便、條件溫和、綠色高效,為新型活性食品包裝材料的研究與開發(fā)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指導。

01 不同AC添加量PPI/PUL/AC復合納米纖維紅外光譜分析

02 不同AC添加量PPI/PUL/AC復合納米纖維形貌及直徑分析










03 不同AC添加量PPI/PUL/AC復合納米纖維力學性能分析


04 不同AC添加量PPI/PUL/AC復合納米纖維抑菌性能分析

從圖5可以看出,隨著納米纖維膜中AC添加量的增多,細菌菌落的數量減少,復合納米纖維膜對細菌的抑制率明顯提高(P<0.05)。當納米纖維膜中AC添加量為15%時,抑制率最大(大腸桿菌抑制率91%,金黃色葡萄球菌抑制率86%),此時菌落數最少。這表明AC添加量大于15%的PPI/PUL/AC納米纖維膜具有抑菌作用,而AC添加量較低的納米纖維膜則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較低甚至沒有抑菌作用。該研究結果表明PPI/PUL/AC復合納米纖維膜具有抑菌活性。利用靜電紡絲制備的復合納米纖維膜具有抑菌活性,可用于食品包裝領域。

05 結 論
本文《豌豆分離蛋白/普魯蘭/大蒜素復合靜電紡絲納米纖維材料的制備及抑菌性》來源于《食品科學》2023年44卷第16期121-126頁,作者:賈惜文, 劉九陽, 王靜杰, 等。DOI:10.7506/spkx1002-6630-20220602-018。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