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同源克隆、反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融合引物嵌套PCR(fusion primer and nested integrated PCR,F(xiàn)PNI-PCR)與3’-cDNA末端快速擴增(rapid amplificationof cDNA end,RACE)技術相結合,從油橄欖(Olea europaea)中克隆得到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ammonia lyase,PAL)基因全長,命名為OePAL。序列分析表明,OePAL的DNA全長2 970 bp(GenBank登錄號KJ511867),含一個內含子(393~1 220 bp);全長cDNA有2 142 bp(GenBank登錄號KJ511868),開放閱讀框編碼713 個氨基酸,與其他植物有較高的同源性。利用該基因構建重組質粒pPICZα A-OePAL,且在畢赤酵母X33中進行誘導表達。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SDS-PAGE)檢測顯示該重組酶的分子質量在77.5 kD左右,純化后的酶比活力為196.3 U/mg。酶學性質研究表明:該重組酶的最適反應條件為40 ℃,pH 8.8;在供試范圍內Cu2+與Na+可以提高該酶活性;以L-苯丙氨酸為底物,在最適條件下該酶的Km為4.89×10-4 mol/L。結果表明成功地克隆到OePAL,構建了表達載體,并進行了功能驗證。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