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lǐng)學(xué)術(shù)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植物乳桿菌NDC75017抗氧化活性研究
來源:食品科學(xué)網(wǎng) 閱讀量: 131 發(fā)表時(shí)間: 2017-06-07
作者: 宋曉辰,彭新顏,李鳳梅,姜毓君,于海洋
關(guān)鍵詞: 植物乳桿菌NDC75017;抗氧化活性;作用模式
摘要:

目的:研究酸奶中所篩選的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NDC75017在不同體系中的抗氧化作用模式。方法:測(cè)定了活細(xì)胞、無細(xì)胞提取物、胞外分泌物及菌體滅活物質(zhì)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總抗氧化能力(total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總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活性、還原能力和金屬離子螯合能力。結(jié)果:株菌能夠耐受一定濃度的過氧化氫(H2O2),無細(xì)胞提取物的超氧陰離子自由基(O2-.)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強(qiáng),胞外分泌物的羥自由基(.OH)清除作用最好。無細(xì)胞提取物和胞外分泌物的T-AOC效果最佳,與另外兩組差異顯著(P<0.05)。胞外分泌物的GSH-Px和T-SOD酶活性最高,明顯比無細(xì)胞提取物和菌體滅活組效果好(P<0.05)。4 組樣品都具有還原能力和金屬離子螯合能力,但Cu2+螯合能力不如Fe2+螯合能力效果好。結(jié)論:菌株具有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本質(zhì)可能與其具有金屬離子螯合能力、提供電子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模式有關(guān)。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tái)區(qū)洋橋70號(hào)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hào) 京ICP備14033398號(hào)-2

呼图壁县| 高密市| 石城县| 资源县| 平遥县| 汕头市| 张家川| 翁牛特旗| 松江区| 阜新市| 六盘水市| 阜宁县| 大名县| 彭阳县| 府谷县| 元阳县| 泊头市| 南木林县| 石柱| 桃源县| 永平县| 岳西县| 乐都县| 衡阳市| 广德县| 武夷山市| 伽师县| 滦南县| 铜鼓县| 北海市| 定结县| 福清市| 安福县| 大冶市| 沂源县| 黄浦区| 慈溪市| 桑植县| 南漳县| 庆元县| 五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