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有氧包裝冷卻豬肉中特定腐敗菌的種類特點和致腐特性,以假單胞菌(Pseudomonas sp.)和腸桿菌(Enterobacteriaceae)為目標(biāo)菌建立篩選模型,同時結(jié)合簡單的生理生化鑒定確保篩選方向。以托盤包裝冷卻豬肉貯藏末期腐敗菌為菌源,用鉻天青(chromeazurol S,CAS)嗜鐵素檢測平板法,從假單胞菌CFC選擇性培養(yǎng)基上分離的116 株菌中篩選到86 株產(chǎn)嗜鐵素的腐敗菌;用氨基酸脫羧酶檢測管從雙層結(jié)晶紫中性紅膽鹽葡萄糖瓊脂(VRBDA)平板上分離的66 株菌中篩選到21 株產(chǎn)氨基酸脫羧酶腐敗菌。采用根癌農(nóng)桿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為報告菌再從上述腐敗菌中篩選出產(chǎn)N-酰基高絲氨酸內(nèi)酯(N-acyl homoserine lactones,N-AHLs)的菌株(產(chǎn)嗜鐵素的51 株,產(chǎn)氨基酸脫羧酶的19 株)。根據(jù)實驗需要,選取其中部分菌株進行16S rDNA鑒定,最后得到產(chǎn)嗜鐵素和AHLs的假單胞菌7 株,產(chǎn)氨基酸脫羧酶和AHLs的腸桿菌科菌4 株,為靶向抑菌防腐提供了研究基礎(chǔ)。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