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學術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鹵豆干生產(chǎn)過程微生物檢測及安全控制
來源:食品科學網(wǎng) 閱讀量: 180 發(fā)表時間: 2017-06-07
作者: 卜宇芳,趙良忠,尹樂斌,周小虎,蔣瓊華,李文強,肖 凱,陳 浩
關鍵詞: 鹵豆干;菌落總數(shù);微生物檢測;安全控制
摘要:

目的:確定鹵豆干車間、設備及重要工序菌落總數(shù)污染情況,為保證鹵豆干品質(zhì)和安全控制提供理論依據(jù)。方法:根據(jù)GB4789.2-2010《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shù)測定》和大氣微生物評級標準,對鹵豆干車間空氣、設備及重要工序進行菌落總數(shù)測定并評級。結果:豆腐制作車間空氣菌落總數(shù)(3.98±0.14)(lg(CFU/m3)),生產(chǎn)設備接觸面及操作人員的手菌落總數(shù)均高于4.50(lg(CFU/m2));原料、泡豆、干豆腐和調(diào)味菌落總數(shù)分別為(6.21±0.49)、(7.28±1.30)、(5.54±0.28)、(7.32±0.30)(lg(CFU/g)),評級為污染至嚴重污染;熟漿、豆腐腦、鹵前清洗和滅菌后的豆腐菌落總數(shù)為(2.48±0.07)、(2.47±0.16)、(3.01±0.15)、(2.11±0.30)(lg(CFU/g)),評級為清潔;Duncan’s新復極差法分析結果表明不同生產(chǎn)工序間菌落總數(shù)差異顯著。結論:車間環(huán)境、生產(chǎn)設備及操作人員易對鹵豆干造成二次污染;微生物分布與生產(chǎn)工序密切相關;原料、泡豆、烘烤和調(diào)味是影響鹵豆干食品安全的關鍵工序;煮漿、豆腐腦、鹵前清洗和滅菌是減少微生物污染的關鍵工序。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焦作市| 兴海县| 齐齐哈尔市| 保定市| 潮州市| 阳谷县| 玉环县| 石阡县| 丹东市| 中山市| 聂荣县| 织金县| 江门市| 张家港市| 宜昌市| 化州市| 木兰县| 涟水县| 马鞍山市| 嵊泗县| 浪卡子县| 灵川县| 浑源县| 互助| 新龙县| 新巴尔虎右旗| 朝阳县| 碌曲县| 通江县| 盖州市| 保靖县| 武强县| 清远市| 陆丰市| 清新县| 兴业县| 武陟县| 垦利县| 梓潼县| 荔波县| 东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