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討不同采收時期梨棗葉茶抗氧化成分的含量、組成及其活性的差異,揭示梨棗葉茶抗氧化功 能品質隨采收時期的變化規(guī)律。方法:以陜北地區(qū)5-8月份矮化密植棗園生長的梨棗嫩葉制成的梨棗葉茶為研究 材料,比較總酚、黃酮和VC含量及酚類物質的組成及抗氧化能力(總還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清 除率)的差異性。結果:7月、8月加工的梨棗葉茶抗氧化物質含量及抗氧化能力高于5月和6月加工的梨棗葉茶。 梨棗葉茶的酚類和黃酮類物質以及VC含量在不同時期呈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P<0.05),其中總酚含量變化范圍為 (29.94±0.28)~(42.65±0.56)mg/g(以沒食子酸計),黃酮含量變化范圍為(16.61±0.39)~(25.21±1.53)mg/g(以蘆 丁計),VC含量變化范圍為136.5~324.6mg/100g。梨棗葉茶檢出的酚類物質主要為沒食子酸、兒茶素、蘆丁和 槲皮素,它們的含量在不同時期也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其中蘆丁是含量最高的酚類物質,最高含量達到 60.11mg/100g。梨棗葉茶抗氧化能力與總酚和黃酮含量分別呈現(xiàn)顯著(P<0.05)和極顯著(P<0.01)相關性,與 VC含量相關性不大。結論:夏季采收的梨棗葉茶抗氧化活性強,蘆丁是構成梨棗葉茶酚類物質最主要的成分。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