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硫酸銨沉析、依次過葡聚糖G100和陰離子交換樹脂DEAE葡聚糖A50柱,從白蟻(Odontotermes formosanus)腸道2株放線菌株發(fā)酵液中獲得了1種葡聚糖外切酶(C1)、2種葡聚糖內(nèi)切酶(CX)和1種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βG)。該2株放線菌株在形態(tài)、生長、生理生化特性上顯示屬于鏈霉菌屬種類。SDS-PAGA電泳分析表明上述4種酶的分子質(zhì)量分別為76.9、22.3、66.2、31.9kD。外切酶在pH 5.6,內(nèi)切酶和β-葡萄糖苷酶在pH 5.0;以及內(nèi)切酶和外切酶在50℃,β-葡萄糖苷酶在40℃時,有最大酶活性,甚至溫度高達(dá)70℃時,這些酶仍有50%以上的酶活性。二價陽離子如Fe2+、Ca2+在質(zhì)量濃度100mg/L條件下對酶有激活作用,而Mn2+、Cu2+、Zn2+、Co2+對酶活起抑制作用。結(jié)果表明來自白蟻腸道2株鏈霉菌株所產(chǎn)的纖維素酶可能以Fe2+和Ca2+作為輔基,屬于酸性、耐熱性酶。這類酶具備用于工業(yè)上分解不溶性的纖維素的能力。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