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胰島素抵抗HepG2細胞模型,觀察苦蕎清蛋白酶解物(tartary buckwheat albumin hydrolysate,TBAH)對HepG2細胞胰島素抵抗的影響。方法:采用堿性蛋白酶水解苦蕎清蛋白制備TBAH,超濾法截留分子質(zhì)量小于3 kDa的TBAH;利用高糖高胰島素誘導HepG2細胞36 h建立胰島素抵抗模型,以2.5、5、10 μg/mL的TBAH培養(yǎng)細胞24 h。觀察TBAH對HepG2細胞葡萄糖代謝的影響;檢測細胞氧化損傷指標(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乳酸脫氫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Western blot檢測胰島素受體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號通路中相關(guān)蛋白表達情況。結(jié)果:與IR模型組相比,TBAH組葡萄糖消耗量顯著增多(P<0.05),且呈劑量依賴性,同時MDA、NO和ROS水平顯著降低(P<0.01,P<0.05),SOD活力顯著升高(P<0.05),LDH活力顯著下降(P<0.05);p-IRS-1蛋白表達水平顯著降低(P<0.05),磷酸化Akt、PI3K、葡萄糖轉(zhuǎn)運蛋白4表達水平極顯著上升(P<0.01)。結(jié)論:TBAH通過抑制氧化應(yīng)激改善胰島素抵抗。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