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學術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姜黃素與白首烏蛋白以及大豆分離蛋白相互作用的比較
來源:食品科學網(wǎng) 閱讀量: 152 發(fā)表時間: 2020-05-25
作者: 邢永娜,馮進,李春陽
關鍵詞: 白首烏蛋白;大豆分離蛋白;姜黃素;相互作用;熱穩(wěn)定性
摘要:

通過穩(wěn)態(tài)熒光光譜、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xiàn)TIR)、遠紫外圓二色譜、差示掃描量熱和動態(tài)光散射分析等系統(tǒng)研究姜黃素(curcumin,Cur)與白首烏蛋白(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 Wigh protein,CAP)以及大豆分離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的相互作用,并進一步比較了2 種蛋白質對Cur穩(wěn)定性的提高效果。結果表明,Cur可以通過靜態(tài)方式淬滅CAP與SPI的內源熒光。Cur與2 種蛋白質的復合是一個吉布斯自由能減少的自發(fā)反應,主要由疏水相互作用驅動。與CAP相比,Cur與SPI的結合能力更強。FTIR分析表明,除疏水相互作用,氫鍵也可能參與了復合物的形成。Cur結合導致CAP中α-螺旋結構的減少以及其他3 種二級結構的增加,并且降低CAP的熱穩(wěn)定性。與SPI相比,Cur-SPI復合物中α-螺旋與β-轉角的含量均減少,其熱穩(wěn)定性有所升高。CAP與SPI分別與Cur形成直徑為159.98 nm和244.34 nm的納米顆粒。2 種蛋白質均能顯著提高Cur在40 ℃和90 ℃條件下的熱穩(wěn)定性,其中SPI的保護效果更好。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罗山县| 岳池县| 阜新市| 宝丰县| 洪洞县| 津市市| 黑龙江省| 禹州市| 南涧| 陆河县| 泰和县| 昌平区| 友谊县| 吉木萨尔县| 稻城县| 徐闻县| 新蔡县| 攀枝花市| 蓬安县| 郓城县| 天津市| 旬阳县| 陈巴尔虎旗| 老河口市| 收藏| 秦皇岛市| 无极县| 河西区| 抚顺市| 平陆县| 阳江市| 洱源县| 嵩明县| 泸水县| 沂南县| 神农架林区| 西乌珠穆沁旗| 崇信县| 仙居县| 扎囊县| 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