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學術(shù)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四川泡菜中中度嗜鹽菌的分離與鑒定
來源:食品科學網(wǎng) 閱讀量: 148 發(fā)表時間: 2017-06-07
作者: 張 琦,田 偉,李 芳,劉 森,賈 春,林洪斌,向文良,車振明
關鍵詞: 四川泡菜;中度嗜鹽菌;16S rRNA;16S~23S rRNA ISR;全細胞脂肪酸
摘要:

從四川泡菜鹽鹵中分離獲得54株中度嗜鹽菌,所有分離菌株皆為革蘭氏陽性菌,其中ZQ1和ZQ4最適NaCl生長質(zhì)量濃度為7g/100mL,ZQ26最適NaCl生長質(zhì)量濃度為12g/100mL。其余51株菌的NaCl生長質(zhì)量濃度范圍為0~20g/100mL,最適生長質(zhì)量濃度6g/100mL,不產(chǎn)生吲哚,酪素水解、明膠液化、淀粉水解和馬尿酸水解為陰性,過氧化氫酶和脂酶為陰性。16S rRNA序列分析表明:54株菌分別屬于細菌域的Virgibacillus、Staphylococcus和Oceanobacillus屬。菌株ZQ1、ZQ4與Virgibacillus halodenitrificans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為99%;菌株ZQ26與Staphylococcus cohnii的相似性為99%,其余菌株與Oceanobacillus oncorhynchi在16S rRNA水平上相似性為98%~99%。作為優(yōu)勢菌的O. oncorhynchi在16S~23S rRNA ISR水平的分析進一步表明:51株O. oncorhynchi被分成5個亞類,這5個亞類的代表菌株ZQ30、ZQ35、ZQ36、ZQ42和ZQ52的全細胞脂肪酸的種類和含量皆存在差異。這一結(jié)果暗示鹽鹵中的O. oncorhynchi菌在種內(nèi)水平上已經(jīng)發(fā)生了分化。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定安县| 华安县| 汉阴县| 墨竹工卡县| 梅河口市| 星子县| 临洮县| 宁蒗| 和静县| 固始县| 青海省| 金华市| 临桂县| 嘉峪关市| 翼城县| 随州市| 普兰县| 孙吴县| 荣成市| 嘉鱼县| 册亨县| 定西市| 西昌市| 耿马| 曲周县| 浦县| 遂川县| 镇江市| 大城县| 游戏| 全州县| 卢湾区| 定结县| 乃东县| 福建省| 天津市| 淮安市| 德清县| 达日县| 开原市| 左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