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生成指數(glycemic index,GI)是評估碳水化合物食品餐后血糖反應的關鍵指標。低GI飲食不僅能幫助控制食欲和延緩饑餓,有助于控制體質量,更能改善糖尿病人的葡萄糖和脂質水平。開發(fā)低GI食品已成為國內外食品科學研究的熱點和焦點。當前,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出臺的人體規(guī)范測試ISO 26642:2010是各國家/地區(qū)測試食品GI值的“金標準”。但人體測試存在個體差異對實驗結果影響明顯、費用昂貴、耗時長且受倫理道德約束等缺點,不適合高通量食品GI值測試。為此研究者們又陸續(xù)開發(fā)了各種體外模型來預測食品GI值。本文重點討論了當前可預測食品GI值的各種體外、體內方法,分析比較其優(yōu)缺點及今后發(fā)展的著力點,旨在為低GI食品研發(fā)與推廣提供新的思路和具有參考意義的檢測工具。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