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明確食用防腐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的影響,以乳酸鏈球菌素、亞硝酸鈉、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焦亞硫酸鈉、丙酸鈣為實驗對象,確定臨界生長質量濃度后,分別研究各防腐劑作用下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規(guī)律,并比較部分防腐劑作用于對數(shù)期和穩(wěn)定期菌體時最大比生長速率(μmax)和遲滯期(Lag)的差異。結果表明:乳酸鏈球菌素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培養(yǎng)前6h內菌數(shù)持續(xù)降低,由6.09(lg(CFU/mL))降至3.68(lg(CFU/mL)),15h左右才恢復到初始值。其余5種防腐劑均表現(xiàn)為抑菌作用,Baranyi方程分析各生長參數(shù),結果顯示μmax值均比無防腐劑的對照值低,其中焦亞硫酸鈉作用后的μmax值最低為0.45h-1;Lag值則有升有降,其中山梨酸鉀作用后的λ值最大為2.87h。將山梨酸鉀和焦亞硫酸鈉分別作用于對數(shù)期和穩(wěn)定期菌體,發(fā)現(xiàn)作用于對數(shù)期菌體的μmax值均較穩(wěn)定期菌體的低,尤其是焦亞硫酸鈉作用時,對數(shù)期菌體的μmax值(0.45h-1)約為穩(wěn)定期的(0.88h-1)一半,差異極顯著(P<0.01);而兩種防腐劑作用于對數(shù)期和穩(wěn)定期菌體時λ值的差異均不顯著。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