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高效利用蝦蟹殼資源,推動殼聚糖的幾丁質(zhì)脫乙酰酶法生產(chǎn),采用Illumina測序技術(shù),對1 株高產(chǎn)幾丁質(zhì)脫乙酰酶的紅球菌菌株11-3進行基因組測序,并進行系統(tǒng)的生物信息學(xué)分析,主要包括基因本體論(Gene Ontology,GO)、直系同源群集(Cluster of Orthologous Group,COG)、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功能注釋,碳水化合物活性酶注釋以及幾丁質(zhì)降解相關(guān)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學(xué)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紅球菌11-3的基因組為6 089 866 bp,共5 904 個編碼基因,GC含量為70.514%。經(jīng)碳水化合物活性酶注釋共識別了165 個基因,包括59 個碳水化合物酯酶基因,42 個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36 個糖苷水解酶基因和28 個輔助氧化還原酶基因,其中,鑒定出1 個幾丁質(zhì)脫乙酰酶基因(gene4907),4 個幾丁質(zhì)酶(EC 3.2.1.14)基因(gene1286、gene1287、gene3810、gene4754)和2 個殼聚糖酶(EC 3.2.1.132)基因(gene4921、gene5362)。gene4907與已報道的幾丁質(zhì)脫乙酰酶基因的序列一致性為26.60%~32.43%,為一種新的幾丁質(zhì)脫乙酰酶。因此,紅球菌11-3菌株在幾丁質(zhì)資源的開發(fā)領(lǐng)域具有極大潛力。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