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研究除草劑敵草快對胎仔動脈管的毒性作用及毒性作用機理。方法:①以Wistar孕鼠作為研究對象,取妊娠19、20、21d的雌性Wistar大鼠各8只,不同妊娠期動物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只。實驗組皮下注射7mg/kg敵草快,對照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鹽水。3h后處死動物,每只孕鼠取3只胎仔,觀察動脈管收縮情況。結(jié)果,給予敵草快的胎仔動脈管直徑明顯小于對照組,由敵草快引起的胎仔動脈管收縮的臨界期在胎齡19d和20d之間。本文還通過體外試驗和體內(nèi)試驗的方法,研究敵草快對胎仔動脈管的毒性作用機理。②采用體外試驗的方法,取綿羊精囊微粒體丙酮粉末0.5mg,1μmol/L牛血紅素,50μmol/L(1-C14)花生烯酸,1mmol/L敵草快,使全容量為0.1ml,于24℃下,恒溫1min后,加入乙醚:乙醇:1mol/L檸檬酸(30:40:1)混合液0.3ml,使之停止反應,再加0.5g無水Na2SO4,之后把上層50μl有機溶媒層標到二氧化硅凝膠F254玻璃板上,同時作為標品把PGB1也點到上述玻璃板上,通過乙醚:石油醚:乙酸(85:15:0.1)溶媒展開15cm。用紫外線燈標記PGB1的展開位置后,固定到X線膠片上進行48h自動放射照相,確定放射性生成物的展開位置,并抄寫花生烯酸、PGG2和PGH2的展開部分,用液體同位素光譜儀測定各自的放射能。同時用0.01μmol/L~1mmol/L的消炎鎮(zhèn)痛藥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