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學術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預冷方式對紅瑪瑙櫻桃果實冷藏期間真菌多樣性的影響
來源:食品科學網(wǎng) 閱讀量: 191 發(fā)表時間: 2020-06-29
作者: 馮雅蓉
關鍵詞: 櫻桃;預冷;真菌組;冷藏
摘要:

不同的采后預冷方式會影響櫻桃果實的冷藏腐爛率,這主要源于果實表面真菌組的發(fā)展變化。以高通量測序法測定真菌組內(nèi)轉錄間隔區(qū)序列,分析經(jīng)不同預冷處理后的紅瑪瑙櫻桃在冷藏0、15、30 d時表面真菌的群落構成和多樣性,并重點分析優(yōu)勢菌的變化趨勢。結果表明:相對于風冷,冰水預冷和臭氧化冰水預冷降低了紅瑪瑙櫻桃冷藏初始和冷藏期內(nèi)真菌組的豐富度和Alpha多樣性。優(yōu)勢菌群分析表明,各組櫻桃初始優(yōu)勢菌均包括出芽短梗霉菌(Aureobasidium pullulans)、格孢腔菌目(OTU 1)、鏈格孢屬(OTU 4)和Davidiellaceae科(OTU 3),但冰水和臭氧化冰水預冷降低了初始病原菌比例,提高了生防菌(出芽短梗霉菌)的比例;冷藏期間,各組優(yōu)勢菌相發(fā)生變化。在貯藏30 d時,風冷樣品Davidiellaceae科(OTU 3)是最主要的腐敗菌;冰水預冷樣品中生防菌出芽短梗霉菌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格孢腔目(OTU 1)、鏈格孢屬(OTU 4)、Davidiellaceae科(OTU 3)和臘葉芽枝霉比例分別上升到16.28%、8.23%、8.40%和8.96%,它們可能引起櫻桃腐敗;臭氧化冰水預冷櫻桃表面格孢腔菌目(OTU 1)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鏈格孢屬(OTU 4)占比14.26%。研究結果揭示了預冷方式對紅瑪瑙櫻桃采后冷藏期真菌菌相的影響,也為預冷方式的選擇以及其他抗菌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基礎數(shù)據(jù)。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云梦县| 北京市| 延边| 建湖县| 略阳县| 新化县| 黄陵县| 临海市| 万山特区| 汝州市| 沾化县| 理塘县| 河北区| 乡宁县| 大同县| 太仆寺旗| 陈巴尔虎旗| 凤阳县| 即墨市| 黄大仙区| 澄迈县| 三明市| 鄂托克旗| 富宁县| 铜陵市| 南和县| 会泽县| 松江区| 什邡市| 铜陵市| 奉新县| 基隆市| 广平县| 东明县| 辰溪县| 泸水县| 宁城县| 齐齐哈尔市| 汉源县| 新邵县| 高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