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給吞咽困難人群設(shè)計一種易于吞咽的高蛋白質(zhì)食物,本研究以猴頭菌(Hericium erinaceus,HE)為原料,添加大豆分離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或乳清蛋白(whey protein,WP)使得蛋白質(zhì)含量達到總質(zhì)量的10%以上,并分別添加3 種增稠劑(黃原膠(xanthan gums,XG)、κ-卡拉膠(kappa carrageenan,KC)或羧甲基纖維素鈉(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制備出易于吞咽的猴頭菌乳,并測定富含蛋白質(zhì)濃稠猴頭菌乳的流動性、黏彈性及體外消化情況。結(jié)果表明,所有樣品均表現(xiàn)出弱凝膠行為;通過穩(wěn)態(tài)實驗測得樣品高抗變形性(高G*值)和良好彈性(低tan δ值)依次為:HE-SPI-CMC>HE-SPI-XG>HE-WP-XG>HE-WP-KC,G*值越高越利于吞咽困難和老年人食用;在模擬體外消化過程中,樣品黏度(η)值和稠度系數(shù)(K)值依次為:HE-WP-KC>HE-WP-XG>HE-SPI-XG;可溶性蛋白含量依次為:HE-WP-CMC>HE-WP-KC>HE-SPI-KC;在消化完成后游離氨基酸的含量依次為:HE-WP-CMC>HE-WP-KC>HE-SPI-KC>HE-WP-XG。因此,HE-WP-KC組合更適合老年人食用。這項研究解釋了蛋白質(zhì)-增稠劑相互作用和食物基質(zhì)如何決定樣品的流變學(xué)和消化特性,可為吞咽困難人群的飲食需求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