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樺木酸(betulinic acid,BA)對右旋糖酐硫酸鈉(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誘導結腸炎的影響。方法:將84 只C57BL/6小鼠隨機分為7 組,即對照組,BA組(0.5 mg/kg),DSS組(質量分數4%),BA低、中、高劑量(0.25、0.5、1 mg/kg)+DSS組,5-氨基水楊酸(5-aminosalicylic acid,5-ASA)(50 mg/kg)+DSS組。BA或5-ASA連續(xù)灌胃14 d,從第8天開始每天飲用4% DSS水溶液,連續(xù)7 d誘導小鼠結腸炎,隨后測量小鼠結腸長度,蘇木精&伊紅染色和透射電鏡觀察結腸病理變化與超微結構,免疫熒光染色法檢測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實時聚合酶鏈式反應儀檢測結腸炎性因子水平以及TUNEL染色檢測細胞凋亡。結果:DSS誘導結腸的長度顯著縮短(P<0.05),腸道隱窩排列紊亂且表面不規(guī)則,杯狀細胞數量減少,腸道緊密連接不完整,微絨毛稀疏;同時,DSS誘導ROS累積和炎性因子白細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和IL-10 mRNA水平極顯著性上調(P<0.01),下調腫瘤壞死因子-α mRNA的表達(P<0.01),促進細胞凋亡(P<0.01)。然而,BA或5-ASA預處理均能逆轉這一趨勢,并且BA的作用效果優(yōu)于5-ASA。結論:BA通過改善腸道結構的完整性,減少ROS產生和改善炎癥反應,抑制細胞凋亡,從而對DSS誘導的結腸炎具有預防性的保護作用。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