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xiàn)對致病菌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快速微量檢測,本研究首先利用全細胞指數(shù)富集的配體系統(tǒng)進化技術(shù),篩選靶向銅綠假單胞菌的特異性單鏈DNA(single-stranded DNA,ssDNA)適配體。經(jīng)15 輪富集后共獲得30 個ssDNA序列,比較吉布斯自由能ΔG和解離常數(shù)Kd后,確定適配體Apt13的特異性和親和力最佳,可用于銅綠假單胞菌的檢測。異硫氰酸熒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xiàn)ITC)標記菌體形成的FITC-P. aeruginosa復(fù)合物具有熒光,適配體Apt13的加入可猝滅其熒光,而反篩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和溶壁微球菌不影響Apt13對FITC-P. aeruginosa熒光的猝滅作用。基于此現(xiàn)象構(gòu)建了用于銅綠假單胞菌檢測的熒光系統(tǒng)。通過適配體Apt13對待測樣本中熒光的猝滅情況判斷是否存在銅綠假單胞菌。在確定Apt13最佳使用濃度及其與P. aeruginosa孵育的最優(yōu)時間基礎(chǔ)上,Apt13猝滅的熒光強度與銅綠假單胞菌在101~108 CFU/mL范圍內(nèi)呈線性關(guān)系,檢出限為2 CFU/mL,檢測可在2.0 h內(nèi)完成,并可對水樣中銅綠假單胞菌實現(xiàn)有效檢測。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