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物信息學方法對小麥蛋白質二硫鍵異構酶基因進行全基因組鑒定,并對其理化性質、亞細胞定位、蛋白二級結構及對不同筋力小麥籽粒發(fā)育的響應模式進行分析。從小麥中共鑒定出21 個TaPDIL基因家族成員,并根據其在染色體上位置順序依次命名為TaPDIL1A~TaPDIL8D。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將這些基因分為6 個亞族。基因結構和保守基序分析表明同一亞家族具有較高的保守性。蛋白質二級結構預測表明,TaPDIL蛋白氨基酸序列均以α-螺旋和無規(guī)卷曲為主要結構。通過轉錄組測序發(fā)現TaPDIL3B、TaPDIL4B、TaPDIL4D、TaPDIL5A、TaPDIL6A、TaPDIL6B、TaPDIL7A-1、TaPDIL7B、TaPDIL7D-1和TaPDIL7D-2在強筋型小麥‘堯麥36’和中筋型小麥‘品育8155’籽粒灌漿過程中均有顯著差異表達。‘堯麥36’和‘品育8155’籽粒的二硫鍵含量、麥谷蛋白大聚體含量和面筋指數存在顯著差異,‘堯麥36’面筋蛋白中無規(guī)卷曲所占比例最大,為42.04%,不含α-螺旋型結構,面筋微觀結構更加連續(xù)致密,這種結構使得面團具有強烈的彈性和韌性;而‘品育8155’面筋蛋白中α-螺旋所占比例最大,為49.34%,不含無規(guī)卷曲結構,面筋橫斷面上存在大量網狀結構,使面筋結構疏松。本研究為小麥籽粒發(fā)育周期中PDIL家族蛋白的生理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基礎信息。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