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3%的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藻油為油相、1%的Tween 60為乳化劑和96%水相,應用高壓微射流法制得低內(nèi)相水包油型藻油乳液,研究常溫密閉儲存條件下富DHA藻油及其在乳液體系中的氧化行為。實驗通過過氧化值(peroxide value,PV)和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反映藻油的初級和次級氧化產(chǎn)物水平,應用氣相色譜(gas chromatography,GC)、核磁共振氫譜(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和頂空固相微萃取-GC-質譜(mass spectrometry,MS)法分析各脂肪酸損耗及氧化產(chǎn)物分子組成及變化。結果表明:乳液體系藻油的PV、TBARS值及脂肪酸損耗均高于純藻油體系,藻油在低內(nèi)相乳液中的氧化速率更快。在1H NMR譜圖中觀測到藻油DHA端位單氫過氧化物(DHA-terminal monohydroperoxide,DHA-TMHP)和內(nèi)位單氫過氧化物(DHA-inner monohydroperoxide,DHA-IMHP)共振信號,內(nèi)位氫過氧化物中含有一定比例的環(huán)化氫過氧化物,次級裂解產(chǎn)生非揮發(fā)性α,β-含氧烯醛;定量分析共軛二烯類氧化產(chǎn)物(DHA-conjugated diene,DHA-CD)、氫過氧化物(DHA-OOH)和非揮發(fā)性醛類氧化產(chǎn)物(DHA-non-volatile aldehyde oxidation products,DHA-NAD),含量水平為DHA-CD>DHA-OOH>DHA-NAD,反映了DHA產(chǎn)生較高水平的中間氧化產(chǎn)物;比較乳液及純藻油體系DHA-TMHP與DHA-IMHP相對比例,發(fā)現(xiàn)乳液體系中DHA-TMHP比例顯著高于純藻油體系,說明乳液體系利于端位DHA-OOH的生成路徑;DHA-NAD在氧化初級階段即產(chǎn)生,含量水平為飽和醛>(E,Z)-2,4-二烯醛>α,β-含氧烯醛>(E)-2-烯醛。GC-MS的結果顯示,DHA藻油乳液在儲藏開始即產(chǎn)生揮發(fā)性次級氧化產(chǎn)物(volatile secondary oxidation products,VSOPs)。乳液和純藻油VSOPs的主要成分包括烯醛、烯酮類和烯醇,相對水平為醛類>酮類>醇類。其中,(E,E)-2,4-庚二烯醛、1-辛烯-3-醇、3,5-辛二烯-2-酮、2,4-壬二烯醛、2-戊烯基呋喃、1-戊烯-3-醇、庚烷、1-壬烯和辛醛為主要VSOPs貢獻物質,推測由DHA-IMHP發(fā)生α、β裂解產(chǎn)生。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