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擠壓蒸煮及不同溫度條件對茯苓理化特性的影響規(guī)律,為茯苓及含茯苓相關(guān)食品的擠壓蒸煮加工提供科學(xué)依據(jù)。分別測定未處理茯苓原粉(P0)和采用不同溫度條件(60、80、100、120、140 ℃)進(jìn)行擠壓蒸煮處理茯苓粉樣品(PJ60、PJ80、PJ100、PJ120、PJ140)的理化指標(biāo)和化學(xué)成分變化。結(jié)果顯示,擠壓蒸煮溫度對茯苓粉的粒徑、水溶性指數(shù)(water solubility index,WSI)、吸水性指數(shù)(water absorption index,WAI)和分散性均有較大影響,低溫(60、80 ℃)擠壓蒸煮使茯苓的WSI、WAI及分散性均優(yōu)于高溫(>100 ℃)擠壓蒸煮,但擠壓蒸煮會(huì)導(dǎo)致茯苓粉的色澤加深;與P0組相比,低溫(60、80 ℃)擠壓蒸煮可顯著提高茯苓水溶性多糖的含量,其中PJ60組的水溶性多糖含量最高;與P0組相比,不同溫度擠壓蒸煮茯苓粉的總?cè)坪烤@著升高,其中PJ60組的總?cè)坪孔罡撸慌cP0組相比,擠壓蒸煮茯苓的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PJ60組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最高。在茯苓醇溶性浸出物中共檢測出38 種三萜類化合物,PJ80組的共有三萜類成分相對總量最高,主要三萜類成分去氫茯苓酸、去氫土莫酸等在PJ60和PJ80組的相對含量較高;同時(shí)發(fā)現(xiàn)擠壓蒸煮可使茯苓產(chǎn)生去氫齒孔酸乙酰酯、茯苓新酸AE、25-甲氧基茯苓酸A等新三萜類成分。擠壓蒸煮后茯苓揮發(fā)油中主要共有揮發(fā)性成分含量均高于茯苓原粉,同時(shí)不良風(fēng)味組分含量減少,壬醛和苯乙醛等芳香成分含量增加。綜上,低溫(60~80 ℃)擠壓蒸煮可有效提高茯苓主要藥效物質(zhì)水溶性總多糖、總?cè)坪痛既苄越鑫锏暮浚錂C(jī)制可能與擠壓蒸煮對茯苓粉WSI、WAI和分散性的改善有關(guān)。高溫(>100 ℃)擠壓蒸煮會(huì)導(dǎo)致總多糖、總?cè)坪痛既苄越鑫锏暮肯陆担赡芘c高溫造成的加工損耗有關(guān)。采用較低的擠壓蒸煮溫度(60~80 ℃)可以促進(jìn)茯苓有效成分的溶出并降低高溫帶來的加工損耗,確保其作為功能性食品原料在復(fù)方擠壓蒸煮食品中有效發(fā)揮保健功能。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tái)區(qū)洋橋70號(hào)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hào) 京ICP備14033398號(hà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