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宏基因組文庫方法,通過功能篩選法從文庫中篩選到一個新型β-葡萄糖苷酶基因bgl2238(GenBank:KU320675.1),對新基因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和原核表達,并研究其酶學性質。結果表明,該基因全長2238bp,可編碼745個氨基酸,通過氨基酸序列分析,預測bgl2238蛋白分子質量為80.67kDa,pI值為4.95,是一種結構較穩(wěn)定、疏水性高且無信號肽序列的酸性蛋白質;經同源性分析,發(fā)現其與來源于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的β-葡萄糖苷酶具有58%的相似性,屬于GH3超家族和GH3C超家族酶。將重組質粒pET-32a(+)-bgl2238轉化入Escherichia coli BL2l(DE3)細胞進行異源表達,酶學性質測定結果顯示,以對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p-nitrophenyl-β-D-glucopyranoside,pNPG)為底物,β-葡萄糖苷酶bgl2238最適反應pH值和溫度分別為6.10、44℃,此時該酶最大比活力達到29.1U/mg;且在4~50℃范圍內,熱處理β-葡萄糖苷酶bgl22384h后仍保留70%以上的酶活力,熱穩(wěn)定性較好;其動力學參數Vmax為576μmoL/(L·min),Km為0.296mmol/L;不同濃度的K+、Na+、Fe2+、Mg2+、Mn2+、Ca2+、Co2+和Ni2+對酶活力均有較大促進作用,其中Fe2+對bgl2238酶活力的促進作用最大,10mmol/LFe2+使相對酶活力高達260%,而重金屬離子Ag+、Hg2+及Cu2+對酶活力有抑制作用。bgl2238具有良好的酶學性質,可以嘗試應用于工業(yè)上纖維素降解的生產。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