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究油茶籽油抗炎機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zhì)譜技術(shù)檢測分析了15 個批次油茶籽乙醇提取物中所有小分子代謝物,并通過“藍精靈”實驗評估油茶籽乙醇提取物對果蠅腸炎的抑制活性,將油茶籽乙醇提取物中小分子代謝物與抗炎活性進行相關(guān)性分析并與脂氧合酶進行分子對接,篩選鑒定其關(guān)鍵代謝產(chǎn)物,最后通過“藍精靈”實驗進行驗證。結(jié)果表明:油茶籽乙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果蠅腸炎抑制活性,抑制率為15.06%~61.71%,其代謝物主要包括多酚類、氨基酸類、有機酸類、核苷酸類、糖類、脂類等,發(fā)現(xiàn)7 種多酚類化合物以前未在油茶籽中報道過。初步篩選出具有良好抗腸炎活性的代謝物為:鴉膽子素B、丹參新酮、8-香葉草氧基補骨脂素、異芒果苷、5,7,4’-三羥基-6-異戊烯基異黃酮、山柰苷和山柰酚-3-O-蕓香糖苷。5,7,4’-三羥基-6-異戊烯基異黃酮是首次被證實具有抗炎活性,0.1 mg/mL給藥量時,果蠅腸炎抑制率為64%,遠大于陽性對照柳氮磺胺吡啶(27.99%)。本研究為進一步探究油茶籽提取物內(nèi)外抗腸炎活性及其機制奠定了基礎(chǔ)。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