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采用同時蒸餾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法和吹掃捕集熱脫附解吸(purge andtrap thermal desorption,P&T-TD)法提取黃梔香和肉桂香兩種香型鳳凰單叢茶的香氣成分并用氣相色譜-質(zhì)譜進(jìn)行分析比較。結(jié)果表明,2 種方法提取的香氣成分和相對含量比例有很大差異,兩者各有優(yōu)劣,相互補(bǔ)充,結(jié)合分析更加完整,更有利于準(zhǔn)確地進(jìn)行香型分類,并發(fā)現(xiàn)P&T-TD法有更大的運(yùn)用空間。SDE法提取的萜烯類化合物較多,脂肪族和芳香族的化合物較少,不同香型的區(qū)別主要是成分的相對含量比例;P&T-TD法提取得到的成分種類多,不同香型的茶區(qū)別較大。通過萜酯指數(shù)可得P&T-TD法提取的香氣更為清香,SDE法提取的香氣較為濃烈,但兩者都體現(xiàn)了鳳凰茶清高持久的幽香特性。SDE法的高溫加熱可能引起成分的改變,P&T-TD提取法的成分較能真實(shí)地反應(yīng)茶湯沖泡的特點(diǎn)。結(jié)合2 種方法分析得出,黃梔香與肉桂香茶的區(qū)別明顯,黃梔香茶以蓽澄茄醇、橙花叔醇等為主,并特有丙酸芳樟酯、δ-杜松烯、萜品油烯等成分;肉桂香茶是吲哚、δ-壬內(nèi)酯、苯乙腈相對含量多,且含有苯乙醇、苯甲醇、1,5,8-對-薄荷三烯、戊醛等特有成分。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