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學術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燕麥β-葡聚糖與沙蒿膠多糖對菌群人源化小鼠生理及腸道微生物調節(jié)比較研究
來源:食品科學網 閱讀量: 140 發(fā)表時間: 2017-06-07
作者: 張 靜,胡新中,李俊俊,鄭建梅,陳杏云,唐凌云
關鍵詞: 菌群人源化小鼠;燕麥β-葡聚糖;沙蒿膠多糖;聚合酶鏈式反應-變性梯度凝膠電泳
摘要:

以菌群人源化(human flora-associated,HFA)小鼠為研究模型,探討燕麥β-葡聚糖(oat β-glucan,OG)與沙蒿膠多糖(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 polysaccharide,ASP)對HFA小鼠生理及腸道微生物的不同影響。通過接種健康人志愿者的糞便懸液構建HFA小鼠模型,將30 只HFA小鼠隨機分為普通組(CT組)、燕麥β-葡聚糖組(CT+OG組)和沙蒿膠多糖組(CT+ASP組),分別用基礎飼料和添加質量分數(shù)5%燕麥β-葡聚糖或5%沙蒿膠多糖飼料飼喂HFA小鼠8 周,進行血清生化指標測定、肝臟和脂肪蘇木精-伊紅(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腸道菌群聚合酶鏈式反應-變性梯度凝膠電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檢測。結果表明:與CT組比較,兩種多糖均能降低HFA小鼠空腹血糖水平(P>0.05),CT+OG組能顯著降低甘油三酯含量(P<0.05),CT+ASP組總膽固醇含量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顯著高于其他兩組(P<0.05);CT+OG組脂肪細胞較CT+ASP組、CT組明顯變小,細胞排列更加緊密;多糖飲食會增加HFA小鼠腸道的微生物多樣性,CT+ASP組效果優(yōu)于CT+OG組(P>0.05),說明多糖飲食會明顯改變HFA小鼠生理及腸道菌群結構,而且不同多糖飲食對于HFA小鼠的腸道菌群組成和豐富度的作用差異與多糖分子質量大小有關。在降低HFA小鼠血糖血脂含量、脂肪細胞大小方面,分子質量小的燕麥β-葡聚糖功效明顯優(yōu)于分子質量大的沙蒿膠多糖;但在增加HFA模型小鼠腸道微生物多樣性方面,分子質量大的沙蒿膠多糖優(yōu)于分子質量小的燕麥β-葡聚糖。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清原| 朝阳区| 定安县| 大城县| 德清县| 甘洛县| 土默特左旗| 宁强县| 齐齐哈尔市| 铜梁县| 临沂市| 伊春市| 柞水县| 桂东县| 娄烦县| 安乡县| 进贤县| 内江市| 大田县| 房产| 井冈山市| 辛集市| 合肥市| 阿拉善盟| 东丽区| 崇义县| 兴义市| 临漳县| 伊春市| 杭锦后旗| 英山县| 兴业县| 洪雅县| 伊川县| 高要市| 筠连县| 洛宁县| 广德县| 文成县| 察哈| 策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