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主要通過飲食進入人體并在體內積累,對人體免疫和代謝等系統(tǒng)造成損傷,補充硒可以顯著改善鉛暴露對機體的危害。本研究以杏鮑菇富硒蛋白(selenium-enriched protein from Pleurotus eryngii,SePEP)為原料,通過高效液相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聯(lián)用技術、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等測定蛋白硒形態(tài)及結構。通過細胞實驗探究蛋白體外模擬消化產物對Pb2+引起的RAW264.7細胞毒性的緩解作用。結果表明,SePEP硒含量為(360.64±3.11)mg/kg,硒形態(tài)主要包括硒代蛋氨酸(SeMet,(48.04±0.64)%(相對含量,下同))、硒代胱氨酸(SeCys2,(31.91±0.51)%)和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SeCys,(14.65±0.36)%)。硒的添加顯著促進了氨基酸的生成,改變了蛋白質的結構,α-螺旋結構相對含量由(20.30±0.87)%增加至(25.00±1.60)%,無規(guī)卷曲結構相對含量由(20.38±0.84)%減少至(13.85±1.66)%,總巰基與二硫鍵含量及表面疏水性均顯著增加(P<0.05)。添加75 μg/mL SePEP消化產物后,Pb2+處理的RAW264.7細胞存活率由接近50%顯著升高至(76.95±6.95)%,細胞培養(yǎng)液中乳酸脫氫酶釋放量降低57.45%,并且3 種促炎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和腫瘤壞死因子α的釋放受到顯著抑制(P<0.05),說明SePEP消化產物對Pb2+暴露引起的RAW264.7細胞損傷有緩解作用。本實驗研究成果可為研發(fā)安全、有效的改善鉛毒性的功能富硒蛋白食品提供參考。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