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冷凍食品中大腸桿菌污染情況,分析其潛在的食品安全問題,從陜西省4 市(寶雞、咸陽、西安和渭南)共收集冷凍食品樣品360 份(120 份速凍水餃和240 份冰淇淋)。通過選擇培養(yǎng)和聚合酶鏈?zhǔn)椒磻?yīng)(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進(jìn)行大腸桿菌分離鑒定。然后對分離株進(jìn)行21 種毒力基因、23 種耐藥基因、15 種抗生素耐藥性檢測及種群分型。360 份樣品中大腸桿菌污染率為13.6%(49/360),其中5 份樣品(10.2%,5/49)大腸菌群計數(shù)超過100 CFU/g。21 種被檢毒力基因中有9 種毒力基因被檢出,以腸外致病性大腸桿菌相關(guān)基因FyuA和iss的檢出率最高(均為14.3%,7/49)。藥敏結(jié)果顯示,菌株對β-內(nèi)酰胺類抗生素和葉酸代謝抑制劑的耐藥最為普遍(均為98.0%,48/49),其次為四環(huán)素(20.4%,10/49)。其中β-內(nèi)酰胺類主要編碼基因為blaCTX,四環(huán)素主要編碼基因為tetA。研究還發(fā)現(xiàn)1 株分離株攜帶多黏菌素類抗性基因mcr-9。此外,20.4%的菌株為多重耐藥菌株,最多可對13 種抗生素耐藥。所有分離株共有4 種系統(tǒng)發(fā)育群(A、B1、C和F),A群為優(yōu)勢群系(63.3%,31/49)。綜上,陜西省典型冷凍食品中存在致病性大腸桿菌及耐多藥菌株污染,存在通過食物鏈傳播給人的風(fēng)險。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