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地衣芽孢桿菌進行靜置液態(tài)發(fā)酵對胡椒進行脫皮,與生產實踐中傳統(tǒng)水漚法脫皮對比,研究二者發(fā)酵脫皮過程中的果膠酶、木聚糖酶、纖維素酶和發(fā)酵液pH值的動態(tài)變化。結果表明:在發(fā)酵脫皮過程中,兩種方法的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膠裂解酶(PL)變化規(guī)律相似,都出現兩次酶活力高峰;而纖維素酶活力都很低,果膠酯酶(PE)酶活力都比較高;在傳統(tǒng)水漚法中木聚糖酶活力出現兩個高峰,而在發(fā)酵法中木聚糖酶活力在脫皮后期逐漸上升;pH值變化總趨勢也相似,脫皮完成時pH值均在5~5.5之間。由此推知,胡椒鮮果發(fā)酵脫皮過程中果膠酶系起主要作用,脫皮前期PG、PL先作用于果膠類物質,破壞膠質復合體的穩(wěn)定結構,PE再作用于果膠分子,形成果膠酸,同時pH值降低,脫皮后期木聚糖酶活力上升,半纖維素降解加快,在多種酶的協(xié)同作用下,胡椒鮮果最終完成徹底脫皮。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