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學術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基于代謝組學的炕制馬鈴薯加工過程中揮發(fā)性成分變化
來源:食品科學網 閱讀量: 255 發(fā)表時間: 2023-07-10
作者: 林秀賢,夏蘭欣,寇德正,李偉,程超
關鍵詞: 炕制馬鈴薯;加工過程;揮發(fā)性成分;色度;代謝物
摘要:

為了探討炕制馬鈴薯在不同加工階段的揮發(fā)性成分變化,采用氣相色譜-質譜(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氣相離子遷移譜(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和廣泛靶標代謝組學技術對揮發(fā)性成分和代謝產物進行測定。結果發(fā)現炕制馬鈴薯從原薯經煮制到炕制階段,樣品顏色變化為淺黃色→金黃色→焦黃色。GC-MS測定發(fā)現,原薯中揮發(fā)性成分以醇類物質為主,相對含量為91.85%,關鍵風味物質為正辛醛、2-正戊基呋喃、正癸醛。煮制階段揮發(fā)性成分以醛類、酯類為主,相對含量分別為38.82%、15.81%,關鍵風味物質為正辛醛、壬醛、正癸醛、2-正戊基呋喃。炕制階段揮發(fā)性成分為醛類和吡嗪類,相對含量分別為57.40%和28.76%,關鍵風味物質為正辛醛、壬醛、正癸醛、2-正戊基呋喃、反,反-2,4-庚二烯醛、2-乙基-5或6-甲基吡嗪、2-乙基-3,6-二甲基吡嗪。GC-IMS共鑒定出了36 種揮發(fā)性成分,這些成分的種類與GC-MS有一定差異,但GC-MS和GC-IMS二者互為補充。廣靶靶向代謝組學測定分析發(fā)現,從供試樣品中共檢測分析出了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糖類、核苷酸及其衍生物、脂質及其衍生物、黃酮等22 類代謝化合物,與揮發(fā)性成分達到顯著相關水平的變量投影重要性大于1,且t檢驗P值小于0.05的差異代謝物主要有14 種,其中L-天冬酰胺、L-谷氨酸、乙酰胺、磷酸與多種揮發(fā)性成分存在顯著相關且在供試樣本中含量較高。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唐山市| 郸城县| 大同县| 盱眙县| 丹棱县| 威宁| 丹寨县| 青海省| 诏安县| 玉山县| 勃利县| 鲁甸县| 额敏县| 鸡泽县| 东乌珠穆沁旗| 庄浪县| 邳州市| 防城港市| 武宣县| SHOW| 双流县| 新化县| 特克斯县| 五原县| 贡山| 青田县| 尚志市| 会泽县| 宜良县| 墨玉县| 玛多县| 淳安县| 辽中县| 田东县| 运城市| 无为县| 襄樊市| 武汉市| 册亨县| 日土县| 沙坪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