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詳細解析從仿刺參腸道中分離出1 株具有較高酶活力高產(chǎn)褐藻膠裂解酶菌株S10的基因組序列信息,進而深入挖掘與褐藻膠裂解酶相關的基因資源,本研究通過形態(tài)學觀察和16S rRNA序列分析對菌株S10進行菌種鑒定,然后利用Illumina二代測序技術和第三代高通量PacBio測序平臺對菌株S10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并使用相關軟件對測序數(shù)據(jù)進行基因組組裝、基因預測及基因功能注釋等。此外,根據(jù)注釋結果對菌株S10中所含的3 組假定褐藻膠裂解酶基因序列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及結構預測。結果表明,菌株S10被鑒定為Vibrio alginolyticus,基因組總長度為5 397 046 bp,GC含量為44.59%,由2 條染色體和1 條質粒組成。預測共有4 936 個編碼基因,127 個tRNA基因和37 個rRNA基因。在直系同源集、基因本體論、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和碳水化合物活性酶數(shù)據(jù)庫中分別注釋到4 039、3 163、3 104 個和96 個功能基因。此外,在菌株S10中發(fā)現(xiàn)了3 組潛在的褐藻膠裂解酶基因alg4755、alg4756和alg4760。生物信息學分析結果表明,褐藻膠裂解酶Alg4755、Alg4756和Alg4760均屬于多糖裂解酶家族7(polysaccharide lyases,PL7)蛋白,具有3 個PL7家族高度保守的基序(R*E*R、Q(I/V)H、Y*KAG*Y*Q)。綜上,S10菌株全基因組測序及分析對該菌的高效產(chǎn)酶機制研究和新型褐藻膠裂解酶的挖掘具有重要意義,可為后期酶的表達及工業(yè)化應用提供理論基礎。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