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學術科研之先,創(chuàng)食品科技之新
—— 中國食品雜志社
期刊集群
沙棘原花青素的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來源:導入 閱讀量: 175 發(fā)表時間: 2025-03-10
作者: 吳雪,李毅諾,董永惠,魏來,彭強,韓林,王敏
關鍵詞: 沙棘原花青素;抗氧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摘要:

探究沙棘原花青素(sea buckthorn procyanidins,SBPC)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然后在細胞水平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最后評估SBPC對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和機制。研究結(jié)果表明,SBPC在質(zhì)量濃度為0~40 μg/mL范圍內(nèi)均顯示出比VC更強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聯(lián)氮-雙(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陽離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Fe3+還原力。當SBPC質(zhì)量濃度為10 μg/mL和40 μg/mL時,對DPPH自由基和ABTS陽離子自由基的清除率高達98.18%和87.08%。在細胞水平上,僅20 μg/mL的SBPC就能顯著恢復棕櫚酸引起的HepG2細胞活力下降(P<0.001),并且不同質(zhì)量濃度的SBPC均能顯著降低細胞ROS水平(P<0.001)。同時,SBPC還能通過抑制脂質(zhì)氧化產(chǎn)物丙二醛的生成、調(diào)節(jié)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發(fā)揮抗氧化作用。此外,SBPC對α-葡萄糖苷酶具有顯著的可逆競爭性抑制作用,其半抑制濃度為8.646 μg/mL。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SBPC可與α-葡萄糖苷酶上一個或一類活性位點中的氨基酸殘基相互作用,形成氫鍵和疏水作用力,從而發(fā)揮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本研究證實了SBPC具有顯著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并可為其作為降糖類功能性食品開發(fā)的優(yōu)良資源提供理論依據(jù)。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

上思县| 嵩明县| 昭苏县| 柘荣县| 龙南县| 吉木萨尔县| 晴隆县| 米泉市| 靖边县| 鹤岗市| 古交市| 神池县| 舒兰市| 徐州市| 义乌市| 沛县| 新和县| 屏山县| 阳西县| 泗水县| 大连市| 卢龙县| 青海省| 芦山县| 大石桥市| 麻江县| 宁城县| 通江县| 桦南县| 北流市| 梨树县| 抚顺县| 长寿区| 平定县| 孟津县| 墨竹工卡县| 阜阳市| 游戏| 河东区| 玉门市| 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