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為明確氟吡菌胺及其代謝物和霜霉威在3 種綠葉蔬菜上的安全性,在山東、上海等10 地開展了田間試驗,得到氟吡菌胺及其代謝物、霜霉威在3 種綠葉蔬菜中的殘留動態(tài),并評估膳食風險。方法:油麥菜、小白菜和茼蒿樣品采用乙腈提取,固相萃取法凈化,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檢測。結果:在0.01、0.5、30、70 mg/kg添加水平時,3 種綠葉蔬菜中氟吡菌胺、2,6-二氯苯甲酰胺和霜霉威的添加回收率分別為82%~109%、74%~103%和76%~115%,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2%~13%、1%~13%和2%~8%,3 種化合物的定量限均為0.01 mg/kg。氟吡菌胺和霜霉威在油麥菜、小白菜和茼蒿中的殘留消解動態(tài)均符合一級動力學模型,氟吡菌胺在3 種綠葉蔬菜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別為3.0~3.4、2.2~5.4、6.3~6.5 d,霜霉威的降解半衰期分別為3.3~5.5、1.8~5.1、7.1 d。687.5 g/L氟菌·霜霉威懸浮劑在油麥菜、小白菜和茼蒿上施藥劑量為1 125 mL/hm2,施藥3 次,施藥間隔7 d,安全間隔期5 d時,油麥菜中氟吡菌胺的最終殘留量為1.03~4.21 mg/kg,2,6-二氯苯甲酰胺為0.01~0.03 mg/kg,霜霉威為6.71~15.10 mg/kg;小白菜中氟吡菌胺的最終殘留量為0.66~2.90 mg/kg,2,6-二氯苯甲酰胺為0.01~0.02 mg/kg,霜霉威為3.49~13.80 mg/kg;茼蒿中氟吡菌胺的最終殘留量為1.30~8.93 mg/kg,2,6-二氯苯甲酰胺為0.01~0.04 mg/kg,霜霉威為5.18~29.80 mg/kg,殘留量均低于規(guī)定的安全限量標準。風險評估結果表明,氟吡菌胺及其代謝物和霜霉威對不同年齡段、性別人群的急慢性膳食風險均低于100%,處于可接受水平。結論:本研究可為氟吡菌胺及其代謝物和霜霉威在油麥菜、小白菜和茼蒿3 種綠葉蔬菜中的殘留消解規(guī)律及膳食風險評估提供技術依據(jù),并為其在生產中安全使用提供科學指導。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