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由細胞分泌的納米至微米級磷脂雙層微囊泡,攜帶蛋白質(zhì)、核酸、脂質(zhì)等多種活性分子。EVs作為一種信號傳遞分子,可將含有生物信息的內(nèi)容物傳送到靶細胞使其發(fā)揮特定作用。乳中含有多種有益的生物活性分子,其中乳源細胞外囊泡(milk-derived EVs,M-EVs)因生物利用度高、免疫原性低、消化耐受性和商業(yè)生產(chǎn)性能優(yōu)良而被視為EVs的理想來源。此外,M-EVs可以在胃中的強酸性條件和腸道中的降解條件下存活,且可以穿過生物屏障到達靶組織,這使其成為具有定向遞送促進健康或治療性生物活性物質(zhì)的合適載體。然而,由于牛奶成分的復(fù)雜性,需要進一步的研究闡明M-EVs特定成分和功能之間的關(guān)系,規(guī)范其提取過程,以推進M-EVs未來的應(yīng)用。本文綜述了M-EVs的形成途徑、組成特征、提取和遞送方法,探討了M-EVs作為活性物質(zhì)天然納米載體的優(yōu)勢和挑戰(zhàn),以及M-EV研究的未來前景,旨在為基于M-EVs口服給藥系統(tǒng)的新型功能性食品開發(fā)提供新的思路。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