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魚骨、豬骨、牛骨和雞骨為原料,采用高能濕法球磨的方法制備納米骨液,比較研究4 種納米骨液的特性,以期為納米骨液的加工和應(yīng)用提供理論依據(jù)。結(jié)果顯示,4 種骨的化學(xué)組成有顯著性差異(P<0.05),魚骨的灰分含量最高,而雞骨的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最高。高溫(120 ℃)預(yù)處理后,4 種骨的PO43-官能團的特征吸收峰位置和強度無顯著性差異,魚骨位于1 450~1 700 cm-1波數(shù)范圍內(nèi)的蛋白特征吸收峰與其他3 種的顯著不同。魚骨顆粒的平均粒徑在1 h球磨后降低至納米級別(162 nm),在2 h球磨后為135 nm,而豬骨、牛骨和雞骨的平均粒徑分別在2、2 h和5 h球磨后小于200 nm,4 種骨的最小平均粒徑依次分別為117、105、89 nm和153 nm。在球磨過程中,骨液的鈣釋放率呈線性增加,pH值先增加后保持穩(wěn)定,亮度和白度逐漸增加,游離氨基酸和三氯乙酸可溶性肽含量逐漸增加。與其他3 種骨相比,魚骨的納米化粉碎效率和制品的白度最高,為加工納米骨液相對最適宜的原料。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電話: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qū)洋橋70號
版權(quán)所有 @ 2023 中國食品雜志社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602060050號 京ICP備14033398號-2